這里所說的“煙代表”,是社旗縣第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張運平。
今年50歲的她,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射出她“緊跟時代步伐,立足煙葉種植,在鄉村振興征程上以一個人大代表的身份,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闊步前行”的堅強毅力。
她沒有豪言壯語,卻以自己的履職“三字經”種植煙葉7年,種出了“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新時代人大代表風范,贏得了村民送給她的“煙代表”“好姊妹”“熱心人”美譽。
那是煙葉生產進入低谷的2015年,張運平開始在自己責任田內種煙,盡管是小打小鬧,但讓她在摸索中嘗到了種煙的甜頭,繼而對其進行研究、探討,最簡單的是拿煙葉種植與種植其它農作物相比,得出了一條結論,就是以科技手段減少投資成本,以遠大的卓識眼光提高煙葉生產質量,以奮發有為的大膽嘗試助推鄉村振興,以實踐驗證了她立足帶動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理想抱負。于是,在2016年獲得河南省新型職業女農民證書,在2017年社旗縣第十屆人大換屆選舉中當選為人大代表,于2017年注冊成立了社旗縣煙葉種植專業合作社。
“抓”字當頭,抓出“煙代表”。在煙葉種植上,張運平立足于“三抓”,抓出了人大代表盡職履職的秘密所在。抓煙葉育苗使她在煙葉生產戰斗中首戰告捷。“第一仗打贏了,不僅能保證煙苗及時下地,又能為獲得好收成奠定基礎。”談起煙葉育苗,張云平一字一板,說的擊中要害。
就是這樣,在每年煙葉育苗前,她做好三件事:一則對整個育苗場內外,按照《煙葉育苗工場運行管理制度》《煙葉育苗大棚日常管理制度》《煙葉育苗工場消毒操作規范》等行業技術規范進行兩次衛生打掃與消毒,讓“墩壯苗”在科學操作中孕育出來。二則完成消毒程序后,對育苗池進行塑料薄膜鋪墊,然后將水放進育苗池,大概五六天提溫后再進行育苗。三則購買基質和基質袋,適當溫度后對基質進行均拌,開始用育苗點播機進行育苗。
“隨著煙葉種植機械化、專業化、規范化的普及利用,我們就是在煙田春耕掩青、煙葉移栽、田間除草、病蟲害防治、采摘、分揀等工序,全部利用專業隊去完成。這樣,一來可以節約投入成本,二來能保證煙葉生產每個環節有條不紊。”張運平一陣技術性的煙葉生產描述,道出了她抓機械利用的真實寫照。
抓未雨綢繆,是她獲得較好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她常說:“兩軍對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種煙也是如此,你不考慮將要發生的一切,就會受到損失;你雖考慮到了將要發生的一切,但不采取措施去防范,也照樣會受到損失。”去年6月初,在天氣嚴重干旱時,她就著手在煙田里每隔10個溝用挖掘機挖一條順溝,然后又在煙田的兩頭分別挖一條橫溝,一旦遇到雨水天氣,積水就會先從順溝排到橫溝,最后再從橫溝排出煙田。果真,去年6月中旬至7月份,盡管當地遇到特大暴雨,她所種植的310畝煙葉沒淹死一棵,且畝均純收入高達4000元。由此,群眾熱情地稱呼她為“煙代表”。
“帶”字隨行,帶出“好姐妹”。作為“煙代表”的張運平,深知“一花獨放不算春,萬紫千紅總是春”道理,就心里時常裝著“如何帶領群眾走共同致富之路,盡一個人大代表的責任”一種負擔。
2017年7月一個熱浪襲人的中午,張運平懷揣著一份發自肺腑的“愛”,提著一兜沉甸甸的“菜”,來到貧困戶張春蓮家中。踏進門檻,正圍在一臺老掉牙的電扇前啃方便面的幾個孩子,看到張云平拿的蘿卜就搶著去吃。
看到眼前一幕,更激起她幫助這個家庭種煙來改變貧窮的心志,張口說道:“妹子,跟著我種煙吧?”“您大兄弟在外打工,我還有胃病、甲亢病,家里沒有車,不中啊......”“我有車,你只要種,啥事我都幫你。”
一句“啥事我都幫你”的話,猶如“旱地里下了一場及時雨”,不僅澆進、滋潤了張春蓮干渴的“心田”,而且蕩滌了她心中的“雜質”,同時也治好了她左右為難的“思想病”,就“忽”地站起來,放大嗓門說:“我種。”于是,張春蓮2018年開始種煙5畝,當年獲得相當客觀的收入。接下來,張春蓮種煙面積年年遞增,至2021年發展到30畝,純收入10萬元以上。
“種煙,‘醫’好了我的病,‘趕’走了我的窮,‘扒’掉了小瓦房,‘蓋’起了小洋樓......這都是俺‘好姐妹’張運平幫的忙啊!”說起種煙的好處,張春蓮感激的話語“曬”出了她的心扉。
據統計,“煙代表”先后帶動6個貧困戶通過發展煙葉生產順利脫貧。
“幫”字殿后,幫出“熱心人”。如何做到“人民代表為人民”?是張運平時常念叨的事情,就想:“要想為人民,必須心中有人民;要想心中有人民,必須經常接觸人民;人民在哪?就在身邊。”
于是,“煙代表”就充分利用煙葉專業合作社吸納村民務工的平臺,與她們建立“魚水情”關系,與她們開展“拉家常”談心,與她們共住“一家親”院落。
有了目標和方向,有了對象和心愿,有了環境和時間,“煙代表”猶如開了閘門的大水一瀉千里,奔騰直入大海,在那里尋找“履職”的空間,在那里尋覓“為民”的對象,在那里兌現“服務”的諾言。
2020年,正值煙葉烘烤旺季,“用工荒”讓煙農白金成急的嗓子冒煙繼而要哭,15畝地的煙葉找不到工人采摘。“表叔,下午打煙。”“別逗我了,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諷刺我干啥?”“下午我帶人幫你打煙,就是干到雞子叫也一定幫你打完。”
當白金成看到張運平放著自己成熟的煙葉不打,卻帶著自己的車和工人給別人打煙、編織、裝炕......一邊擦拭雙眸淌出的眼淚,一邊哽咽著說:“運平這妮,真是‘熱心人’,‘熱’的把我感動的不知道說啥才好。”
無獨有偶。2021年8月,工人們在勞動小息間談到本合作社專業隊長王玉啟兒子考上大學正為5000塊錢學費犯愁時,“煙代表”聽得清、記得準。晚上10多,張運平只身把5000元現金交給王玉啟,并囑咐孩子要發奮讀書,將來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2021年春節前,鄰村張大英的兒媳婦因雞毛蒜皮與丈夫發生爭執,兒媳婦一氣之下回了娘家,雖婆母和丈夫多次到娘家道歉說好話,但兒媳婦總是住在娘家不回來。
“我聽說后,湊一個晚上帶著張大英兒子來到兒媳婦娘家。”張運平回憶當時情景說,“閨女,結了婚就成大人了,不再是小孩了。你瞅瞅,丈夫帥氣又善良,家中有車有樓房,高檔家具多時尚,幸福日子美當當......”就這樣,兒媳婦在張運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說服教育下,挽著丈夫的手,跟著張運平一路歡唱回到婆家。感激的張大英拉著張運平雙手連聲說:“嫂子,要不是您俺這個媳婦也不知啥時間能回來。就是你的‘熱心’把俺兒媳婦叫回來了。”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2020年春節期間,武漢市發生駭人聽聞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武漢度過難關。“當時,我只想著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拿出1萬元不多,但是我的心情。”張運平告訴筆者說。
2022年1月,張運平從合作社務工人員口里得知鄰村的一位學生厭學,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陣拳打腳踢,使之家中鬧得雞犬不寧。于是,張運平先找到孩子父母向他們講清說明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動不動就‘拳腳伺候’,不僅起不到教育引導的正面作用,反之還會適得其反。然后,對孩子說:“你小小年紀不上學,蒸曬如火的日頭會把你細皮白嫩的小臉蛋曬成‘老包’臉的。你看看大娘我,種點煙葉累的腰腿酸疼......”就這樣,孩子被張運平的話深深打動,感激的話兒變作懊悔的行動,放下包袱高高興興地返回學堂。
還有......
為民代言,是職責所在;了解民生,是工作范疇;撰寫建議,是代表責任。在張運平擔任人大代表6年間,先后撰寫人大建議7份,其中《增加煙田灌溉機井 確保煙農增收》等5份建議被采納。
“下一步,我更要在膨脹煙葉種植上‘下功夫’,在吸納更多的村民進社務工上‘做文章’,在助力鄉村振興大環境上‘動真格’,在撰寫高質量代表建議上‘用腦筋’,以點滴的實際詮釋‘人民代表為人民’的真諦。”談到下步工作,“煙代表”充滿信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