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叔,來一箱雪花啤酒,再拿6個饅頭。”
“以梁,這個月28日我家二小子訂婚,你幫著列個煙酒供貨單子,到時候都從你這里買。”
……
6月20日中午12點多,在山東濰坊安丘市官莊鎮白石嶺村以梁門市部,店主呂以粱正忙得不亦樂乎。
圖為客戶經理正在對呂以粱(左)進行手把手服務指導
呂以粱今年46歲,是一名殘疾群眾。1997年9月8日,考取大學的他,卻在入學前幾天因一次不幸的車禍,讓身體落下殘疾,與上大學失之交臂。意外突發的遭遇,讓他一度陷入低迷,久久無法從低谷走出來。
2000年8月份,在父母的鼓勵和親朋好友的支持下,呂以粱申請辦理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開了這家小店。剛開始,對于一個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的年輕人來說,根本談不上搞好店鋪管理,一段時間下來,生意始終沒有起色。
安丘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決定組織開展精準幫扶,將呂以粱列為重點幫扶對象。負責該轄區的第四基層服務站還成立了志愿者幫扶隊,對呂以粱展開駐店營銷等系列幫扶。“煙草的工作人員都很好,隔一段時間就來看看我,現在店里的商品分區、擺放布局都是他們幫我規劃的。小店有了大變樣,經營有了大起色。客戶經理更是經常來指導,看我行動不便,就幫著打掃衛生、整理店鋪。有了大家的幫忙,店里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我對經營好商店充滿信心。”如今,對于店鋪經營管理,呂以粱早已得心應手。
圖為營銷志愿者幫助呂以粱清掃衛生、清理貨架
對一家普通小賣部的成長,對他人而言也許并不那么重要,但對于身患殘疾的呂以粱來說卻意義非凡。這家店鋪不僅是他唯一的生活來源,更是他對生活的全部寄托和希望。
盡管呂以粱身體殘疾,但他卻是一個非常懂事的青年。在父母的眼里,他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自打小時候起,就沒有讓父母操過心,不但好學上進,而且還力所能及地幫助父母干些莊稼活;在鄉親們的眼里,他是一個大家都愿意幫助的對象,左鄰右舍誰有時間都會過來幫忙打掃衛生、整理貨物,誰家需要買東西都盡量到他的店里來買,為的是給他多一次掙錢的機會;在弟弟的眼里,他是一個不想給弟弟添麻煩的長兄,自己能夠辦到的事情,就一定自己全力以赴去辦,每周開著電動摩托三輪去縣城進貨,但需要父母把他抱到三輪上;在侄子、侄女的眼里,他是一個好學上進的長輩,勤于讀書、樂于寫作,自立自強、陽光心態,渾身生發著滿滿的正能量。
幸福的人生大致是相同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但不幸之中也有陽光。在呂以粱看來,不幸已經塵埃落定,他還需要生活,他還需要成長,他需要父母的照顧,但他更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能夠給父母以切實的幫助與安慰。呂以粱的父母都已經70多歲,仍然靠著種植小麥、花生、大姜等賺取點錢,好在糧食自給自足,日常的蔬菜靠自家的一個小菜園也能自給自足。“我這家店面雖小,但每年的收入也能達到兩三萬元,能夠有這樣好的收入,離不開鄰里鄉親的關心照顧,更離不開煙草公司的幫助支持。”
有人說,以梁這孩子很陽光。其實,呂以粱自己知道自己的苦痛,盡管腿已經失去知覺,但那種疼痛有時還是讓他徹夜難眠。陽光總在風雨后,陽光的背后更有風雨,他之所以這般陽光,更是為了讓父母少些擔心。“父母這么大年紀了,已經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現在還在為我勞作。我只希望父母的身體好好的,不生病,生活無憂。”針對自己最大的心愿,呂以粱這樣說道。是啊,父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他最放心不下的也是父母。
惟愿和順致祥,惟愿父母無恙,惟愿身體不疼,只要陽光,祝福呂以粱夢想成真、自在成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