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卷煙、副食生意20年了,客戶經理給了我很多好的建議,我經歷了卷煙經營的發展和轉型期,到現在生意也越來越好了。”說這話的是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羅泉古鎮的卷煙零售客戶楊喜林。
楊喜林經營著一家副食店,正好位于羅泉鎮“四川保路運動羅泉會議遺址”旁邊。他作為一名“繼承”父輩生意的80后,有著屬于自己的情懷。
20年來,楊喜林秉著吃苦耐勞、樂于助人的經營理念將小店經營得紅紅火火,通過自己的“小店經營”述說羅泉文化、講好紅色故事,全心全意地履行了一名黨員零售客戶的責任。
一段故事
近兩年,羅泉鎮作為資中縣政府發展的紅色旅游地,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到此參觀。
作為土生土長的羅泉人,楊喜林從小便在“羅泉會議”遺址附近玩耍,小時候總聽著父輩們講述保路運動的故事。
“1911年8月,同盟會成員龍鳴劍和川內各路哥老會首領20余人聚集羅泉,舉行正式攢堂大會,后來叫羅泉會議。”
“羅泉會議為四川保路運動由和平請愿轉為武裝起義做了重要的思想和組織保障。”
……
也許就是從那時起,楊喜林那顆紅色的種子就已經埋下了,成年后的他積極向所在街道辦事處遞交入黨申請書,成為了一名正式的黨員,戴上黨徽的那一刻他心里充滿著光榮與驕傲。
一份責任
楊喜林從帶上黨徽的那刻開始,便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2002年,楊喜林的副食店開張不久,他便在店鋪的進門位置,放著一張寫著“有困難請找我,有困難請對我說”的“黨員承諾書”,為需要幫助的鄉里鄉親敞開了大門。
“小楊,我的背簍先放在你這里,我趕場結束了再來取。”
“楊老板,我過來倒點開水。”
……
除了日常幫老人寄存東西,他也會幫老人解讀一些養老、醫療保險的政策,幫老人編輯短信發給在外務工的子女。
2020年疫情期間,他不僅主動承擔了卡口執勤的工作,還為卡口執勤人員免費送方便面、礦泉水和面包等物資。“大家都在互幫互助,他們整天整天的執勤太辛苦了,送點物資算不得什么。”他淡淡地說道,胸前的黨徽卻格外閃亮。
圖為楊喜林幫助來店求助的老年人
一種情懷
2021年,楊喜林了解到數字化轉型的新趨勢,意識到小店經營數據的重要性。他率先進行了非煙商品的錄入,指導鎮上的其他卷煙零售客戶學習使用智慧收銀機,帶著他們朝著全煙品管理向全商品管理轉型的目標前行。
隨后,楊喜林主動聯系客戶經理尋求幫助,獲取營銷終端升級改造的經驗做法,把自己的店面改造的可圈可點。楊喜林用卷煙小盒搭建一艘精致而美觀的紅船,又用條盒做成“1911”造型,以展現羅泉人的紅船精神和革命精神。獨特的商品陳列、濃厚的紅色氛圍,吸引了更多到店消費的游客,也讓他的生意更加紅火。
“我沒有什么雄心壯志,我就希望我們羅泉能越來越繁榮,鄰里鄉親的生活條件都能越來越好。”楊喜林暖暖地說道:“因為我愛這片生我育我的土地,我想透過羅泉的紅色文化陳列,讓游客能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羅泉會議在四川保路運動中的重要地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