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虎是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中煙”)技術中心工藝質量的管理人員,同時也是制絲工藝研究團隊負責人。曾多次以核心成員身份參與公司技改工藝設計、工藝調試與產品驗證工作。
剛開展工作時,先進的制絲設備都是國外引進的,設備交收后常遇到技術問題。很多人勸說樊虎出高價請外方專家,他卻始終堅信,“只要愿意嘗試,愿意努力,那么眼前的困難總會被解決”。為摸索一個工藝參數而設計不同的試驗方案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飯,試驗一次、兩次、三次……每一次試驗他都滿懷期待,但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
(樊虎在生產車間查看加工物料的質量數據?高瑞迪/攝)
“這些新型的制絲設備,我們國內能查到的資料十分有限,僅能翻閱設備附帶的英文手冊,雖然英文不再是‘攔路虎’,但是從手冊條文到靈活使用還有一段路要走,尤其是遇到手冊中沒有過的問題,全憑知識積累和經驗摸索。”樊虎說。
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在白費力氣,但他毫無怯意,以更加抖擻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一次的試驗中去。
時間從不辜負努力的人,他的堅持讓他對調控參數擁有了更加敏銳的“感覺”,他又用自己勤奮地總結將這種“感覺”轉化為指導理論,使他的團隊比其他人更快地捕捉到期望的控制量,讓設備乖乖地跟著他的“節拍”運轉。
研究、總結、思考、學習,這是多年來樊虎總結的基本工作法。他會將每次遇到的問題、思考過程、解決方法和改進措施一一記在那本厚厚的、封皮能夠看到歲月痕跡的筆記本里,每過一段時間或他總會翻一翻,重新審視自己有沒有新的體會。他常常提醒團隊成員: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式去做事,不然不會有成長也不會取得突破,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理論素養。除了對自己嚴格要求外,他常勸身邊的青年同事多學習、多鉆研、多掌握本領。
面對工藝布局更加科學、裝備水平更加先進、數據統計更加智能的現代化生產,他認為單個部門、單個小團隊的力量受到的限制太多,必須集眾人的智慧,取彼之長,補己所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他認為:“只有當全體員工能夠為了共同目標而不斷消除矛盾、團結一致時,工藝質量管理才能不斷豐富、發展與延續。”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他與“批量質量缺陷”“常見多發問題”“攻堅項目”等較上勁,反復與生產部門溝通關鍵技術、短期目標、長期目標……用自己的專業特長不斷“壓榨”著生產設備的能力極限。
(樊虎在試驗現場查驗制絲設備運行參數?高瑞迪/攝)
他說,選擇了工藝研究,那就要做到最好。如今,樊虎帶領團隊深耕制絲智能制造技術領域,仍然以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圍繞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不斷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在進步中創新,用踏踏實實的工作業績展現自己對生活、對工作的熱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