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工匠是啥樣的?沒有絕對的標準,但一個知識型的技術牛人一定是新時代工匠的模樣。前不久,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湖南中煙長沙卷煙廠技術員喻樹洪所著的《設備維修方法》被評為了湖南省“十大勞模工匠技能專著”。
從日常點滴到案頭文字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日常的好習慣是他能把經驗累積成書的基礎。現年52歲、工齡32年的喻樹洪,打走上工作崗位開始,就保持著寫工作日志的習慣,在維修煙機設備中的經驗案例、解決方法、心得體會,他都會認真記錄下來,三十多年,從不懈怠。
圖:喻樹洪喜歡隨時記錄自己的工作心得
善于梳理復盤的喻樹洪帶徒弟時也格外有一套。“師傅喜歡總結,也喜歡考我們,有時碰到某個故障,他會先來考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的回答不夠完善時,他就耐心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將他總結的經驗告訴我們。”徒弟雷國星說。許多維修方法就是這樣在日復一日中慢慢總結提煉出來的,讓許多維修人員都覺得受益匪淺。
“我進廠培訓時聽過喻工的課,非常踏實接地氣,其中他講述的‘借助工具事半功倍’的案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通過借助手機的慢鏡頭回放功能輔助維修設備,這個小竅門我們可以復制利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年輕的維修工周錦說起喻工,有一種對大神的膜拜。
從一本筆記到一本工具書
2013年,喻樹洪萌生了寫書的想法,打開自己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他很想花點力氣,把自己多年的維修技巧和方法進行全面梳理,系統表達出來,這樣,自己一個人的方法就更容易變成大家的方法了。其實,當寫書的念頭最初蹦出他腦海時,一向果決的他內心還是猶豫了再三,畢竟寫書對于他這個長年累月與設備打交道的工科男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圖:喻樹洪在鉆研設備維修
最終,成書的社會效益讓他戰勝了內心的退縮。那段時間,工作之外,除了吃飯睡覺,喻樹洪每天都在文字圖表中泡著。他的眼光并沒有僅僅停留在煙機維修領域,而是從更高的機械維修層面探討方法的應用。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查資料、編案例,系統總結了十大維修原則、十大維修方法、十大維修經驗等,并經反復打磨,最終完成《設備維修方法》一書的撰寫。
從一個工匠到一群工匠
目前,《設備維修方法》已經發行超過一萬五千冊,成為了維修領域經典教科書之一,也是眾多維修人員手中打開維修之門的“金鑰匙”。喻樹洪以此書為教材,在行業和社會上講授課程累計超30場次。2017年,該書被全國總工會職工書屋推薦為30本職工讀物之一;2020年,喻樹洪作為行業唯一工匠代表在全國產業工人學習社區進行網絡直播,向全國廣大產業工人傳授維修的方法和經驗,得到了廣泛關注和認可;2021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已將該書再版,向全國職工推廣。
圖:員工在閱讀《設備維修方法》
在成書的2013年,喻樹洪牽頭創建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為該廠卷包車間維修技術人員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學習、成長平臺。據統計,近3年來,工作室累計編寫10本超高速煙機設備維修技術教材,組織實施超高速煙機設備技術培訓130場次,培養操作人員100余人、維修人員40余人,為企業培養出一批機械、電氣領域的技術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走出了全國煙草行業技術能手雷國星、易文超、張翔等一批青年骨干,一支高素質的精英技術團隊初步形成。
喻樹洪認為設備如人,設備維修與救人治病一樣,需要以預防為主。像扁鵲治病一樣,為機器設備治“未病”,就是他職業生涯中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標。他也用自己三十二年如一日的行動詮釋著一名技術員的信念與擔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