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煙草》2022年度十佳撰稿人、優秀工作通訊、安徽中煙優秀通訊員、“砥礪奮進四十年 攀登逐夢新時代”一等獎……近日,一張張獲獎OA截圖在各個微信群,被紛至沓來的點贊和祝賀“刷屏”。
“熱烈祝賀張老師四喜臨門,再獲殊榮。”
“連續兩屆安徽煙草學會《安徽煙草》十佳撰稿人,連續三屆公司優秀通訊員,張老師好樣的,給你點贊!”
大家口中的張老師是安徽中煙蚌埠卷煙廠張冰,宣傳干事,從事企業文化建設和新聞宣傳工作多年,長期堅持創作,勤奮筆耕不輟,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冰”融雪化的精彩瞬間。
凝冰:沉潛蓄勢澆灌夢想
“我不能一直輸出,也需要能量補給,有一點閑暇時間,我都會看點書,這是我的習慣。我還會向身邊的年輕人學習,這樣才能不斷進步。”張冰利用業余時間不斷提高攝影、視頻拍攝、新媒體編輯的能力和水平,創新宣傳方式,主動對接新聞媒體,第一時間推送有價值的新聞稿件及素材。他始終奮戰在宣傳一線,尋找身邊之美,定格了一個又一個工作中的精彩瞬間,記錄了一個又一個有溫度、有真情的感人故事。
“97歲高齡的八路軍老戰士徐夢岐,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百戰,淬煉成鋼。”“一張75年前的入黨志愿表,道出了新四軍老戰士、96歲離休干部尹計高的光輝歲月。”“以霹靂炮火捍衛和平,真實還原了抗美援朝老兵錢長學,抗戰期間的英勇表現和戰爭的艱苦,以及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一篇篇鮮活的事跡,向大家傳遞著不計得失、艱苦奮斗、敢為人先、勇于奉獻的蚌煙精神。
冰融:厚積薄發書寫擔當
“這個應該用蛻變,改變不貼切。”“這個標點符號不對,雙引號之間不需要加頓號。”“這個白勺‘的’用的不對,應該用土也‘地’。”……一字、一句、一個標點符號。經過三天的“唇槍舌戰”,《群星耀東海》文字校對工作告一段落,出版社那邊卻傳來消息:“當期書號馬上要上會審批,如果不及時交稿,就要等到下一期,當年就無法完成審批、校對、印刷和出版整個流程,不能保證2022年八十周年出版這本書。”
怎么辦?文章還沒有后記和配圖,這真是火燒眉毛。出版社不能等,只有打沖鋒了,他跑回辦公室打開電腦相冊,開始檢索主人翁的照片。得益于這么多年的照片積累,很多人物的照片都能找到,但是要從三十多萬張中找到對應的人物,絕非易事。他一邊從相冊中尋找,一邊緊急通知文章作者聯系主人翁補拍照片。三天兩夜,60小時,張冰以廠為家,睡覺時間總共不到9個小時。最終完成130余張照片配圖和后記撰寫工作,順利交稿。“回家那天是星期五,我澡都沒來得及洗,倒在床上,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回憶起那段難忘的經歷,張冰激動地說。一勤天下無難事,所有的一鳴驚人其實都是厚積薄發,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每一個頭銜都是張冰深厚文學功底的見證。
春來:活力煥發鑄就華章
“一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張冰先后組建“愛心360”團隊、軟科學攻關團隊,2020年5月,組建蚌埠卷煙廠文化創新工作室,這在當時是全公司乃至煙草行業首創的一件文化創新盛事。許多優秀青年員工慕名而來,想加入工作室。通過選拔,工作室由10人發展到近30人,成員所在部門基本涵蓋了企業各個部門。張冰一直像老大哥一樣關懷照顧他們,事無巨細,特別實在寫作上,上至文章的整體脈絡,下至標點符號,改稿、刪減冗余、增補文字,一對一給予指導和幫助,給予他們最大的耐心。
“弘揚鐵軍精神,賡續紅色基因。創新企業文化,攀登行業高峰。”難能可貴的是,在工作室理念的引領下,自創建以來,團隊成員一直保持著“敢為人先、充滿激情,富有成效、追求卓越。”的團隊精神,充分發揮了創造性的“張力”和“動力”,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驕人的成果。
回顧37年職業生涯,一片“冰”心,沖鋒在前,張冰從來沒有把宣傳工作當作寫幾篇稿子、拍幾張圖片,始終把它視為一項事業去追求。面對大家的贊許,張冰總是淡淡地說:“在蚌煙這個平臺,我很幸運,把我的愛好與我的事業高度融合在一起,用我的青春熱血促進了蚌煙企業文化建設的繁榮和精彩,并成就了我平凡卻又豐盈的文化人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