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程中,一直都有著“工匠精神”的傳承。從先秦時期的建筑工匠魯班,到明朝時期的農業科學家宋應星,從莊子提出的“技進乎道”,到魏源所說的“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這些名字構筑了中國歷史上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僅存在于歷史,它也在我們身邊。許多平凡的人在各自的領域里,通過努力奮斗、承擔責任,踐行著“工匠精神”的精髓。這些人或許是普通的工人、技術人員、匠人或創業者,他們的工作或多或少地關系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特別是在國企這樣的大型企業中,工匠精神更是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將結合幾個案例,探討現代工匠精神在國企中的體現。
盧仁峰,作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一機集團的一名焊工,40年如一日,追求焊接技能的極致化,他用一只手執著地堅守在平凡的焊接崗位上,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練就了卓然不凡的絕技,攻克了一個個焊接技術難題,用執著和無悔演繹了一名普通工人立志、成長、成才、奉獻的工匠人生。
陳兆海,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測量工人,先后參建大連灣海底隧道、大連港30萬噸級礦石碼頭、大船重工香爐礁新建船塢、星海灣跨海大橋等多項國家戰略工程,堅守“用一輩子做好工程的眼睛”,從攻克懸索安裝到高精度測量,將測深技術從原有的二維推展到三維,對海上沉管安裝測量工藝進行革命性創新,用執著和匠心雕琢“中國精度”,詮釋“中國速度”。
董立江,上海煙草集團北京卷煙廠的維修特級技師。年近六旬,對待設備維修的工作卻一絲不茍,至臻至善,30余載在制絲車間維修崗位上辛勤耕耘和刻苦鉆研,累計取得2項發明專利和31項實用新型專利,精益求精、實事求是、感恩奉獻,這是董立江對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這份兢兢業業的執著和心無旁騖的熱愛,正從他手中傳遞給更多年輕的“奮楫者”。
這些人都詮釋了現代工匠精神的內涵。現代工匠精神并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是技術高手,而是強調從業者在工作中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其中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這些精神的體現離不開國企的文化培養以及對弘揚工匠精神的各種支持。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最大的船舶制造企業之一,中船重工始終將質量放在第一位。該公司堅持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推動著中國造船業的發展,中船重工還承擔著國家海軍建設的任務。因此,在中船重工,工匠精神被視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方電網在能源領域有著很高的地位,為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南方電網十分注重創新,積極推動能源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發展,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種表現。
納稅龍頭中國煙草在各地方分公司建設工匠大師技能工作室,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工藝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難點攻關等活動,積極開展傳幫帶等技術交流和業務培訓,一批批愛崗敬業、精通業務、富于創新精神的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人才找到了歸屬。
這些國企的例子表明,現代工匠精神的內涵與企業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密切相關。 在國有企業中,弘揚工匠精神,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國有企業,應該注重培養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