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恩施,天依稀有些涼意。摯厚的白云將矗立的高山裹住,氤出一片騰騰霧氣。在這宛若仙境的山下,生長著王洪煒心心念念的煙葉。
心之所向,便是身之所往
作為國內極少數精通所有煙葉類型質量標準的專家之一,和煙葉打起交道來就是幾十年。
從湖北民族學院特產系煙茶專業畢業后,王洪煒毅然放棄了條件舒適、工作輕松的機關崗位,投身到巴東縣最偏遠的楊柳池煙草站麻石坪收購組擔任技術員,負責白肋煙的技術推廣和收購工作。
“那個時候的煙草站,條件艱苦,很多人都不愿意來,工作也不好開展。”被問及是什么信念讓自己堅持下來,這名年逾50的漢子抬了抬眼鏡,鄭重道出是源于熱愛。
煙葉收購工作并沒有想象中好干,王洪煒數次想要放棄,有次甚至直接找到主管領導叫苦,說實在做不了。
“他一聽就知道我并不是完成不了任務而是不會做群眾工作。”那個年代的大學生是稀缺資源,是“寶貝”,師傅知道王洪煒的難處,也沒作聲,只是帶著他挨家挨戶走訪煙農,召集煙農們開了場會,跟大家宣貫扶持政策,講好話,話里話外都是希望鄉親們照顧這位新來的大學生。
跟著師傅一路走一路講一路訪,王洪煒這才知道,煙葉收購是扎根在泥土的群眾工作,年輕的他為了叩開煙農群眾的心門,自己琢磨出了一個獨特的辦法——帶一把剪刀。
原來煙農幾乎每家都種有果樹,但因為農業技術也是稀缺資源,煙農們并不知道如何維護這些樹木。細心的王洪煒在收購煙葉的時候主動攬下了為果農修剪枝椏的活兒,每走訪一戶便耐心幫助煙農們修整那些果樹。一來二往,和鄉親們漸漸熟絡,大家都從內心認可了這個樸實敦厚的大學生。
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不用心做事的人。遇到困難越挫越勇,并始終朝著熱愛的目標前行,這或許是他性格堅硬的來源:人生就是不斷解決問題。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眼前這位煙葉評級大師竟然也有過那么一段艱難的歲月,上山下山,走街串巷,研究煙葉,與茶農一起吃飯。
2005年,王洪煒接到了當時的州煙草公司質量總監王乃謙拋來的橄欖枝,調往州公司專職煙葉質量標準工作,這個轉折點讓他真正地展露鋒芒,為各方所關注。
金葉撥出了“荊楚工匠”
?在煙葉評級技能領域,優秀的評級大師有著“一看一撥隨口一說”的本領。大師們往往能從感官入手,讓大腦在短短的6秒鐘之內迅速采集、分類煙葉信息,從而快速判斷眼前煙葉產品的好壞,這是公式化的機器設備所不能替代的。
在王洪煒看來,“一看一撥隨口一說”的風光后面是道不盡的酸甜苦辣。
“看”要全方位調動人的感官,關注煙葉的外觀情況,“撥”要及時區分煙葉之間的不同,“隨口一說”更是離不開常年累月的訓練,不下點苦功夫出不來成果。一套看家本領使下來,往往要調用一輩子的沉淀。
與煙葉打交道的幾十年時光里,王洪煒用摸索出了一套獨有的工作方法,憑借著專業技能扎實、質量管理經驗豐富,自2005年起,他便代表州公司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煙葉分級技能大賽中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為“全國煙草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被表彰為“全省煙草商業系統煙葉質檢先進個人”“恩施州第二屆優秀高技能人才”。作為“國際買手”,他還參與了進口煙葉的采購及商務談判工作,為保證進口煙葉質量、合理降低采購成本、滿足國內卷煙產品的葉組配方作出了積極貢獻。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破解煙葉評級領域的困局后,王洪煒深深明白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煙葉評級團隊已刻不容緩。
他為首屆學生出了一份專業的卷子:首先,學生要充分了解煙葉的種類,其次,學生們要去鄉下調研,了解真正的煙葉生長。“煙葉評級的真實狀態應該是什么樣的?我要學生們俯下身子,扎根基層。”
學生周晨覺得,老師王洪煒是個嚴肅又活潑的人。
嚴肅是對工作一絲不茍的態度,活潑則源于眼前這位長者話匣子打開了后的平易近人。
“王老師從來都沒有架子,只要工作上有什么困惑,他總會不遺余力給予解答。”每每結束繁忙的工作歇下來,他總會摘下眼鏡,任憑跳躍的指尖在手機屏幕上飛舞,這是在解答每天排隊向他請教的問題。
更多地與人打交道、更多地去動手探究,就會讓工作變得更好。在不遺余力培育新人、傾囊相授獨家方法和經驗的同時,他大力發揚“傳幫帶”精神,累計培訓學員近千余人次,多次為上海煙草集團等10多家單位進行技能培訓。對煙草的熱愛與初心在與同領域專家交流切磋技藝的日常繼續沉淀。
目前,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王洪煒煙葉評級技能創新工作室,已成為煙葉評級行家里手必去的“打卡點”。3月27日至29日,重慶中煙17名評級人員前來交流技能心得,年輕的面孔青春洋溢,收獲滿滿。
與未知相遇,向熱愛致敬
“全國煙草技術能手”3人、“全省煙草技術能手”7人、“行業首屆青年技術能手”1人、高級技師2人、技師32人、中高級評級員600余人……從此,省內煙葉評級徹底打開了新局面。
年逾50的王洪煒依然自律,會琢磨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輕言放棄。但飽滿光鮮的人生背后,和親人痛苦又無奈的分離,也讓他有過低落。
愛子離世的時候,還那么年輕,風華正茂。當時工作正到要緊處,王洪煒一心撲到工作上。愛子突然病倒,妻子為了不耽誤自己工作,獨自帶著孩子東奔西跑、四處求醫,這一奔波,就是好幾個月,而他僅僅只去探望了一次。
談及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傷痛,他沉默良久,欲言又止,微微泛紅的眼眶似在極力挽留欲落的眼淚。
光打開局面還遠遠不夠,煙葉評級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除了完善質量工作流程標準與師帶徒等各項工作外,省內雪茄煙等級質量控制規劃也呼之欲出……
采訪結束的時候,依照慣例,希望他對現在的年輕人給予一些建議,他說:“要熱愛煙草、感恩單位;要不斷學習,豐富實踐經驗;要勤學苦練技術,不恥下問。”
有一些事情,雖然困難,也有枯燥的地方,但做成了特別驕傲,做不成滿心痛苦,遇到挫折又不甘心放棄,那種欲罷不能才是職業的方向。
在恩施煙草當了幾十年煙葉評級師的王洪煒心中,推動他不言棄的動力始終都是源于熱愛,熱愛崗位、熱愛單位、熱愛煙草。
“吊腳樓上唱情歌,唱醉了月亮她舍不得落……”動人的民謠歌聲綿長,破土的煙苗承載希望,山高阻不了煙農致富路,要當技師得吃苦。蓄勢待發的恩施煙草,比以往更充滿活力,在無數個“王洪煒”的努力下,即將揚帆駛入發展的新“藍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