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是什么?危難關頭,聞“汛”而動,逆水而行,來不及思考生死,向著受困群眾義無反顧地前進,再前進,直至救援成功!河南中煙黃金葉生產(chǎn)制造中心物流分中心的張獻利以危難關頭的挺身而出詮釋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的無悔踐諾。
圖為張獻利工作照。
危難關頭挺身 彰顯金葉大愛
洪水無情,大愛無疆。
那是2021年7月20號,在特大洪災當天,張獻利經(jīng)歷了生與死、情與義的考驗,拉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人搶險戰(zhàn)……
雷鳴電閃,狂風驟雨,暴雨迅速吞噬著昔日人潮涌動的城市。當天下午四點多,張獻利和二十多名同事乘坐的大巴車在下班途中被困,熟悉周圍地勢的他第一時間引導班車找到了地勢高的蝶湖公園高處暫時脫險。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暴雨愈發(fā)猛烈,當晚十一點多,他們已在車上受困7個多小時,高地下面水流湍急,最深處有兩米二左右,班車周圍已然成為一片汪洋。
突然,車外的暴雨中隱約傳來求救聲,聲音斷斷續(xù)續(xù),張獻利和同事借著微弱的燈光尋聲望去,發(fā)現(xiàn)遠處的樹冠上依稀有三個人影,待用應急手電照過去,發(fā)現(xiàn)三名受困群眾下半身已泡在水中,上半身在樹上勉強保持著平衡,一邊緊緊地抱著碗口粗的樹杈,同時竭力朝班車有光亮的方向高喊救命。
受困群眾命懸一線,但外出營救稍有不慎就會有去無回。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張獻利沒有絲毫猶豫,心中想的只是“救人!救人要緊!”張獻利當即動員另外2名會游泳、水性好的同事一同下水營救,他走在最前面,找了一根長棍子,邊探路邊前行,以棍子為“軸”手臂作“槳”,越往前走水越深,他們墊著腳尖仰著頭艱難行進。救援隊從無到有,救援距離從遠到近,短短的四五十米他們用身軀搭建起了生命的橋梁。當張獻利終于抓住第一位受困群眾的手時,冰冷、僵硬、無力這是那位群眾給他的第一感覺。他先高聲安撫他們:“你們安全了,不要慌,不要害怕!” 隨即順勢一把抓住那位群眾的右手腕,猛一用力拉到肩膀上,一邊用肩膀架著、一邊用左手抓著他的胳膊,奮力往外拖,朝著大巴車突圍前進,另外兩名前來營救的“戰(zhàn)友”也紛紛采用同等策略開展緊急救援……
三進三出,一刻不停,三位制造中心人爭分奪秒,成功營救出三位被困農(nóng)民工。心手相連,緊緊相依,張獻利在關鍵時刻沖在前,危難時刻挺在先,遇到急難險重、群眾受災,他義無反顧、一往無前;面對滾滾洪流,他挺立洪峰浪尖、與風雨搏擊,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最堅實的依靠!
圖為張獻利受到國家局、河南中煙公司和制造中心領導的慰問和表彰。
弘揚工匠精神 沖鋒技術攻堅
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yè)之本,身為踔厲奮發(fā)的金葉人,張獻利始終將提升技能水平牢記心中。
圖為張獻利扎根生產(chǎn)一線,不斷精進技能水平。
張獻利在26歲獲得河南省技術能手,27歲獲得鄭州市技術狀元,28歲獲得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30歲獲得全國煙草行業(yè)技術能手,之后陸續(xù)獲得鄭州市技術標兵,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他和身邊每一位金葉人一樣,始終勇毅前行,加壓奮進,不斷提升自我,提高技能。
記得制造中心剛剛投入運行,面對數(shù)十種物流分中心完全陌生的國內外先進設備,張獻利深深地感受到了本領恐慌。但恐慌的壓力轉變?yōu)檠杆俪砷L的動力,他始終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圖為張獻利利用空余時間研讀相關書籍教材,克服本領恐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研究AGV小車的自主維保技術,那時候物流分中心的AGV送料小車是純進口設備,設備圖紙和說明書都是純英文,作為基層技術工人的張獻利哪懂這些“洋文”。為了掌握核心自主維保流程,自力更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他和團隊開始了攻堅之路。
圖為張獻利和團隊成員研讀技術圖紙,攻關核心技術。
用時間“打磨”,用精力“深耕”,他們利用空余時間大量查閱資料文獻,根據(jù)圖紙逐字逐句開展翻譯,將“洋文”變成有利用價值的“技術要聞”。維保流程不得要領,張獻利就時時刻刻做“有心人”,詳細記錄下廠家人員調試維修過程中的每一步拆解流程和保養(yǎng)要點,然后自己動手一遍遍練習,依據(jù)工作安排搶抓維保工期,吃透技術動作,直到完全掌握了14臺AGV小車的自主維保技術,此項工作累計為企業(yè)節(jié)省費用319.2萬元。
圖為張獻利和團隊成員針對AGV小車開展調試維修。
創(chuàng)新=模仿+超越,模仿只是手段,創(chuàng)新才是終極目的。
隨著對物流設備了解的不斷深入,張獻利將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技術革新和降本增效活動中,他的多項創(chuàng)新成果獲得廠部和車間的充分肯定,連續(xù)5年被評為制造中心全員改善先進個人。由他主持的降本增效共享課題《成品高架庫托盤組倒塌故障次數(shù)》獲得河南中煙公司二等獎。此項課題研究成果在行業(yè)同類設備中具有很好的推廣運用價值,改造后每年可避免財務和成品卷煙損失合計約17萬元,改造后到現(xiàn)在近四年再未發(fā)生過托盤組倒塌事故,極大提升了出入庫作業(yè)效率。
圖為張獻利積極開展師帶徒活動,指導教授托盤組維保要點。
在物流分中心工作的9年來,張獻利累計取得3項省級科學技術成果,2項發(fā)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開展各類設備技術試驗超過100次,自主實施設備技改31項,推動精益、智慧物流再上新水平。
張獻利始終踐行共產(chǎn)黨員初心使命,堅守赤誠紅心忠誠于黨。
二十三年黨齡,張獻利以挺膺擔當踐行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和承諾,青絲染成白發(fā),轉眼已至中年,未曾改變的是信一輩子、守一輩子的赤誠紅心。三十三年工齡,他始終以實干秉承初心,以行動詮釋匠心,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錨定高質量維修保供服務,扎根堅守物流技術創(chuàng)新崗位,精益求精鉆研提升物流維修水平,為金葉制造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河南中煙黃金葉“百年品牌”的蓬勃發(fā)展再立新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