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貴州省榕江縣三江水族鄉有路村羅漢果種植基地,眼前一位皮膚黝黑的老人,正動作嫻熟地捯飭著羅漢果苗,他就是榕江縣有路村的老支書潘光義。
潘光義與第一書記劉海清在查看百香果長勢
“這羅漢果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通常在夏季開花,在秋季結果。味甘性涼,具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療效,可以用來治療肺熱、肺燥咳嗽、百日咳和暑熱等疾病……”談及羅漢果種植,潘光義一掃剛見面時的拘謹和局促,如數家珍地介紹著羅漢果的生長習性、栽培技巧和細節管理。
“有路村平均海拔860多米,土地耕作條件有限,想要發展必須找適合我們村的特色產業。之前,我們也嘗試過種植百香果,但是由于海拔、氣溫等因素的影響,產量并不高,收益也談不上;這兩年,榕江縣煙草局定點幫扶有路村,去年派駐我們村的第一書記劉海清聯系了相關單位來考察,發現我們村山林植被覆蓋率高,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很適合種植羅漢果,同時兩廣一帶的羅漢果產量低、供不應求,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一年就可以產生經濟效益,經過村“兩委”商議后,覺得這是一條好路子,決定試種。”有路村村副主任吳開新介紹道。
“路子是找到了,不過村民之前也是窮怕了,這兩年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扶持下,日子才好過一些,大家手里的余錢都攥得很緊,生怕會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發動種植轉了一圈還是沒人愿意試種。”榕江縣煙草局派駐的第一書記劉海清回憶起發動生產的情景,感嘆道。
榕江縣三江水族鄉有路村羅漢果種植基地
“當時我一無經驗,二無技術,對于試種羅漢果也是有點猶豫的,但想著自己身為一名黨員干部,這種時候必須上,再說了技術也可以從地里‘刨’出來呀,就種上了。”講到自己當初的決定,潘光義語氣格外堅定。
從流轉土地、資金貸款、外出學習、種植下地……他邊學邊做,白天在地里管理觀察,出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在本子上,夜晚在家通過手機視頻學習種植技術,針對技術上的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用他老伴的話來說“對羅漢果簡直比對自家孩子還上心”。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潘光義種植的30畝羅漢果,共收入20萬余元,而更讓他高興的是,在這期間找他求教羅漢果種植的村民漸漸多了起來。2023年,在潘光義的影響帶動下,有路村羅漢果種植面積超過200畝,預計收入達200萬余元。
“我一人富了不算富,帶動鄉親們共富那才是真富。”在其他村民試種羅漢果的日子里,潘光義也主動把這兩年日積月累的寶貴經驗悉數奉上,一有人遇到栽培技術難題,他就主動幫忙解決。
潘光義在指導村民養護百香果根系
“我家是第一次種植羅漢果,現在羅漢果正在爬桿子,潘支書告訴我可以套種點黃豆,實現雙豐收。”正在地里勞作的龍老凹笑著說道。
“老凹,你這個羅漢果都還沒有揭膜,過段時間它的根長不出來,就要爛在地里呀!”潘廣義在旁焦急地指導。
“其實村民更多擔心的是產品生產出來了銷售不出去,所以在今年年初,我們就聯系了各大收購公司,并促成村民與之簽訂收購協議,解決了村民后顧之憂,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潘光義介紹道。
而眼下,正值羅漢果病害流行的高峰期,潘光義的足跡也走遍了有路村的各個種植園,全力守護著他們的“致富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