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臥龍山腳下,有一家臥龍食雜店。店主黃秀華現年55歲,1998年入黨,做過棉紡廠工人,開過絲綢旗袍店。后來,隨著長汀“紅色小上海”舊址保護提升項目的實施,她轉型開起了食雜店,照顧家庭和服務游客兩不誤。
近年來,隨著長汀紅色文化得到深度挖掘和廣泛傳播,“大美汀州”文旅品牌建設進一步推進,五湖四海的游客紛至沓來。而黃秀華夫婦憑著店鋪的旅游區位優勢和老黨員的責任心,做起了長汀紅色文化故事志愿講解員,致力于傳播紅色文化,為進店歇腳的游客講述這片土地的紅色風云。
圖為黃秀華為游客義務講解當地紅色故事。羅晗彪/攝
“沿著兆征路往西走到汀江巷,有一座辛耕別墅,紅四軍曾在那里設置司令部、政治部,毛委員也在那里開展了數次調查研究,為日后的工作開展提供了寶貴建議。”黃秀華一邊泡著閩西特有的巖茶,一邊繪聲繪色地為游客介紹道。說罷,她的丈夫朱正崇拉響二胡唱起了《十送紅軍》,游客們紛紛為歌中的軍民情所動容,黃秀華夫婦也沉浸其中。
“幾十年前我們看的都是膠片電影,像《地道戰》《紅色娘子軍》,膠片轱轆吱吱呀呀地轉。現在有了數碼相機、智能手機,我們也要跟上潮流,提升紅色故事宣講的覆蓋面、生命力和影響力,助力革命老區旅游業發展。”黃秀華表示,為了不被時代所“拋棄”,她還創建了長汀縣復興文化傳媒工作室,借助新媒體、新技術,實現了紅色故事宣講數字化。
圖為黃秀華丈夫朱正崇在店鋪用二胡練習演奏紅歌。羅晗彪/攝
“公益無大小,行動即力量。”這是黃秀華夫婦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21年,長汀縣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培育對象,得知這個好消息的黃秀華夫婦充滿干勁:“我們一家人都是黨員,更應該作表率、講奉獻,關鍵時刻要頂得上來、豁得出去!”為此,她大力發揚主人翁精神,自覺維護城市形象,不僅主動落實門前三包,還帶頭清理轄區街道衛生,走街串巷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主動報名參加文明交通勸導。如今,黃秀華與其他黨員零售客戶自發成立了“創城先鋒隊”,活躍在長汀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各項活動中。
“秀華夫妻倆為人誠實厚道,又樂善好施,左鄰右舍誰家要是有困難,只要你開口,他倆隨叫隨到,就像一家人似的。”說到黃秀華夫婦,街坊鄰居稱贊有加。2021年,在長汀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政策支持下,黃秀華對店鋪的軟硬件進行全面升級,引入智慧收銀管理系統,利用智慧助手的數據分析功能,店鋪管理和經營決策更加智能、更加輕松,在服務消費者方面更加游刃有余,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公益事業中,店鋪盈利水平也隨著當地紅色旅游的蓬勃發展而穩步提升。
圖為黃秀華在臥龍書院景區開展志愿服務。羅晗彪/攝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一直以來,黃秀華夫婦永葆黨員本色,憑著對家鄉的熱愛,積極投身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文明城市、你我共建,城市文明、你我共享”理念,為革命老區的發展添磚加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