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是施展才華的大舞臺,也是成長成才的“練兵場”。
在河南省澠池縣天池鎮,一輛沾滿泥土的私家車經常??吭跓煹剡叀Ⅰ傔M植煙村,服務著鄉村產業經濟發展。這輛私家車是劉中強的,每月耗掉兩箱半汽油,行駛里程近2000公里。
劉中強(左)指導煙農開展生產工作
劉中強是澠池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篤忠煙葉工作站站長。2022年在受自然災害影響下,該站收購量完成任務的96.16%,上等煙比例75.82%,戶均收入13.39萬元,分別高出全縣平均水平10.58、1.71個百分點和4.14萬元,當年該站被評為全市優秀煙葉工作站。
讓煙農吃上“技術飯”端穩“致富碗”
“不了解煙葉,不懂生產技術,不會與煙農打交道……咋給煙農搞服務?”2020年7月,一向作風硬朗的劉中強,被組織從專賣稽查隊伍調到“三縣”交界地天池鎮擔任天池煙葉工作站站長。
劉中強沒有搞過農業生產,太多“不了解、不懂、不會”讓他心里打起鼓,卻不是“退堂鼓”。
劉中強是名退伍軍人,軍人的第一天職是服從命令、堅決完成任務:煙田一線、烘烤工場、培訓課堂成了他的“練兵場”。
“這塊煙葉為啥長得好?”“煙葉烤黃應注意哪些事項?”“這項生產技術起啥作用?”……劉中強跟著煙站老同志、烘烤師一塊進煙田、進烤房、進農戶跟班學習,一個個“不了解、不懂、不會”的“亂如麻”漸漸變得有了頭緒。
“當年,轄區190戶煙農,劉站長一戶挨著一戶上門;800多塊煙田一塊接著一塊跑,165座烤房一個接著一個進,他對煙農、煙田、煙葉烘烤真下了功夫!”天池煙葉工作站一名老同志說,“劉站長經常說,咱們搞農業,就要讓煙農掌握技術,讓煙農吃上‘技術飯’,才能端穩‘致富碗’。”
像嬰兒蹣跚學步一樣“一步一步來”,劉中強從生產技術的“聽講者”變成了“宣講者”。當年,他被澠池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評為優秀煙葉工作站站長。
把煙農當作“自家人”服務“零距離”
2022年,劉中強被調到天池鎮篤忠煙葉工作站擔任站長。開啟了他特有的親情化服務。
“劉站長,張留軍的父親去世了!”今年4月的一天,接到天池鎮杜村溝村煙農張栓青的電話,劉中強心頭一緊:這事關緊,便走上通往杜村溝的路。
張留軍是名職業煙農,種煙規模常年穩定在200畝左右。在今年春耕大忙時節,張留軍的父親先住院、后去世,家務纏身讓他焦頭爛額,劉中強帶著煙站人員幫他緊跟節令生產,一點也沒耽誤。
“父親住院,他去看望;父親去世,他來幫忙。我只是一個種煙的老百姓,他卻把我當親人,事事上心?!痹趶埩糗娧劾?#xff0c;劉中強是他們煙農最信賴、最貼心的人。
“煙站給我們沒有一點‘距離’,有啥事一個電話就趕來了,就拿留軍父親去世來說,這事要瞞著劉站長,事后會落‘埋怨’。”去年,得病住院的張栓青說,“萬萬沒想到,劉站長會來醫院看我,他不光服務我們種好煙、掙到錢,與煙葉不沾邊的事他也當做自己的‘分內’事!”
“把煙農當作‘自家人’,讓他們遇事不煩,辦事不難!”誰家有個難事煩事,劉中強是最早知道實情、最先一步到場的人。
讓產業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今年,天池鎮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三個種煙村:西園村125畝,竹峪村和南澗村各80畝。“目前,四個村集體種植煙葉產業村4個,種植規模400畝?!眲⒅袕娊榻B說。
天池鎮幾乎是個“純農業”鄉鎮,以種植煙葉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源于天池鎮楊大池村的試點成功。
“去年村兩委從外出務工村民手中流轉土地95畝,發展煙葉種植,雖說受自然災害影響,但在煙站幫助下,創收十幾萬元。今年煙葉面積增至115畝,另外,又發展紅薯、辣椒80畝?!睏畲蟪卮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曹花軍介紹說:“去年煙葉收入中一部分資金用于煙田引水工程建設,一部分資金用于村文化廣場建設,往后用于改善楊大池村人居環境的錢有了著落?!?/p>
楊大池村的試點成功,讓劉中強萌生產業興村的新想法。
“我做事不拖拉,認準的事,說干就干?!比ツ甓?#xff0c;劉中強進村找村干部:拉家常、講政策、做規劃……
“以前想給群眾辦事,村里沒有生錢的來路!好在,劉站長給村集體引了一條創收的路子。”天池鎮西園村一名村干部說,煙站全程指導服務,又協調蓋了新烤房,現在烤出的煙葉黃澄澄的。
放眼鄉村舞臺,筑夢“練兵場”。眼下,煙區采烤正忙,劉中強奔波在“趕烤”路上,鄉村振興的幸福實踐正在繼續推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