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牛孔鎮作播村委會新黃山村民小組,一排排整齊的茶樹從山底盤旋而上,依山而建的茶園里,采茶人穿梭其間。
作播村委會茶地遠景。方芳 攝
“采摘時用中指和大拇指輕輕地夾住鮮芽底部,向上將茶葉提開茶枝條,切忌用指甲掐斷,掐斷的茶葉其葉底被破壞,容易造成水分流失,影響品質。”秋意里,茶園中,作播村村民楊玉開指導村民采摘茶葉。
楊玉開是綠春縣牛孔鎮人,1999年參軍,2001年退伍后,在村里先后當過農業科技員、村民小組副組長、護林員。
2015年,楊玉開在一次偶然中接觸到茶葉種植,在深入了解后,他發現村里產出的茶葉在市場上頗受青睞,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加工技術,茶葉價格處于低位。
2016年至2020年間,楊玉開多次到云南省普洱、臨滄地區學習,苦心鉆研茶葉的種植及加工技術。說干就干,2020年,他貸款30萬元,在村里建起了一個茶葉加工廠。
萬事開頭難。加工廠運作之初,由于茶園管理技術跟不上,茶葉價格低迷,茶農種植積極性不高。
得知情況后,掛聯幫扶單位綠春縣煙草專賣局與作播村委會一同研究茶葉提質增效事宜,邀請茶葉種植技術專家到作播村委會開展茶地現場“茶葉提質增收”教學培訓,針對翻新土壤、種植方式、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進行講解,全鏈條提升茶農一線管理技術,讓60余戶茶農走穩茶葉提質增收“最前一公里”。
楊玉開也積極奔走田間地頭和村民家中,以自己的親身種植茶葉經歷,就茶葉種植的前景、收益、技術與管理等與茶農進行悉心講解,一點點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顧慮,提振村民種植信心。經過數年發展,茶廠每年收益近5萬元。
楊玉開檢查茶葉品質。方芳 攝
“平時管理自家的茶地,媳婦上山采茶,我就到廠里撿茶葉黃片,每天100元,工錢干一天有一天,從沒拖過。”今年71歲的新黃山村村民楊上改說。
事業發展蒸蒸日上,在楊玉開心中,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在他宣傳帶動下,周邊村民栽植1500畝茶葉,不僅在茶葉種植技術上得到提升,還因為誠信的茶葉收購價格,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將茶葉銷售到茶廠,目前與茶廠建立長期合作茶農共計101戶。
“看到大家收入增加,日子越過越好,我打心底里感到高興。”楊玉開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