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生來是工匠,想成為工匠就要始終在路上。”
10月16日,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卷煙廠雪茄車間,當被記者問及對于工匠的認識時,首席卷制師莊銘慧一邊用浸染著淡淡雪茄色的手指檢查一件剛剛完成的產品,一邊認真地說道。
自莊銘慧從事手工雪茄卷制至今已有12個年頭,她相繼獲得了“齊魯工匠”“山東省輕紡行業金牌職工”等榮譽。12年里,她秉持著“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的理念,在通往工匠的道路上不斷問道求索。
起步:從“識”到“知”
2011年,25歲的莊銘慧走上了雪茄卷制工崗位。對于這個從未接觸過雪茄的年輕人來說,眼前的一切都是全新的。
在師傅董希靜的指導下,初出茅廬的莊銘慧在上手卷制前,首先要完成與雪茄的“深入對話”。
“不了解雪茄、不懂雪茄,就不可能卷制好雪茄。”莊銘慧回憶道,“在認真參加廠里組織培訓的基礎上,我會利用碎片時間惡補雪茄知識,探尋一片片茄葉如何在輕攏慢捻之間成為一件件令消費者滿意的產品。”
在這段與雪茄從相識到相知的磨合期里,來自海外的“外援”也給了她不少幫助和啟發。
彼時,山東中煙與墨西哥圖倫特公司開展合作交流,來自該公司專家的授課,既包含了系統性的雪茄知識框架,也展示了許多與國產雪茄不同的風格元素,為莊銘慧“打開了嶄新的窗口”。
“走路時、吃飯時,哪怕在睡覺時,腦袋里都是雪茄。”回想起那段日子,莊銘慧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也許這就是一種緣分,從初次邂逅起,雪茄就慢慢融入了我的工作與生活。”
進階:從“手熟”到“熟手”
莊銘慧至今仍保留著一個習慣,每次卷制雪茄前,都會屏氣凝神思考一會,再開始動手。
“這是一開始學習卷制時養成的習慣,就跟畫竹一樣,只有先在腦海里勾勒出作品的脈絡,才能更從容地創作。‘胸有成竹,才能畫好竹’是師傅在我獨立卷制時傳授的第一課。”莊銘慧說。
除了指導莊銘慧在卷制前打好“腹稿”之外,董希靜還鼓勵她在初期放開手腳大量嘗試卷制,以便快速形成肌肉記憶,實現“唯手熟耳”。
手工卷制看似簡單,實際難度卻超出她的想象。僅僅是裁切茄衣這一過程,她就總是掌握不好力度和方向,經常是辛辛苦苦裁上半天,最后卻做了無用功。
遇到困難不是想到放棄,而是迎著困難朝前走。每次失敗后的短暫沮喪,都被莊銘慧轉化為“成為更好自己”的動力。她把從師傅、同事那里集納來的卷制要點記錄在筆記本上,部分重點工序則拍成圖片添加備注。在實踐中,她依照這些匯總起來的“秘籍”分步驟、有節奏地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卷制難點。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莊銘慧的卷制技藝不斷提升。
“一天天過去,看著自己的‘作品’被越來越多老師傅和同事點贊,自信心越來越強。”莊銘慧拿出自己設計的一款創意雪茄,“從‘手熟’到‘熟手’,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此后,在保證日常生產的同時,我開始涉獵異型雪茄卷制和雪茄創意作品制作。”
跨越:從“展茄藝”到“創茄技”
2019年,深圳,國際雪茄博覽會現場,山東中煙中央展示區雪茄創意造型展示臺前人頭攢動。不少參展人員都被莊銘慧及其團隊結合巨型雪茄及其他異型雪茄組合布置的創意造型所吸引,其中不乏一些國際友人。
創意作品得到的一系列認可和好評,讓莊銘慧更為自信地走進國際雪茄博覽會雪茄卷制比賽賽場。
“參賽選手不僅有來自全國四家雪茄生產企業的卷制師代表,還有來自古巴和多米尼加的卷制大師。”莊銘慧回憶道,“當時并沒考慮那么多,只是一門心思撲到作品上,力爭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準。”
只見片片雪茄煙葉在莊銘慧手中徐徐舒展,平整、裁剪、調配、揉卷,一件件飽含匠心的作品呼之欲出。最終,她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其他參賽選手,拔得頭籌。
競賽獲獎后,莊銘慧的身影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各類雪茄文化交流活動中,她在展現魯產雪茄制作工藝的同時,積極傳播雪茄文化。
也正是在此過程中,莊銘慧的眼界更加開闊,通過與眾多雪茄客交流,近距離聆聽“來自市場的聲音”。“以前都是埋頭生產一線,關起門來磨煉自己的技藝,力求給消費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在與消費者深入交流后,意識到打造茄品不僅需要專心與專注,還應根據市場需求持續創新。”莊銘慧坦言。
“一定,固定裁切刀的長度尺寸,對內胚煙進行兩端裁切,完成內胚煙卷制;二壓,使用定型器將卷制好的煙胚加壓,適時旋轉煙胚……”
如今,卷制工廣泛使用的“五步三刀”卷制法便是莊銘慧的創新成果代表。該成果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簡化了卷制工序,優化了卷制工具,提升了卷制效率和茄衣煙葉利用率。近三年來,她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5項,發表成果論文4篇,取得技術創新成果1項,主持參與六西格瑪和QC項目4項。
今年,她迎來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莊銘慧創新工作室,在那里,她能夠更好地對雪茄卷制技術、卷制工器具開展研究和創新。
換擋:從“一花獨放”到“百花齊放”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莊銘慧清醒地認識到,魯產雪茄發展,需要更多高技能卷制人才,要將自己從前輩們身上學習到的鉆研與擔當精神毫無保留地傳承下去。
近年來,她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各類培訓講堂上,為學員們傳授壓箱底的雪茄卷制技藝。在生產一線,她親自示范,身后里三層外三層圍滿學生的鏡頭,也時常出現。
為了更好地增強自身授課能力,適應年輕人的學習習慣,莊銘慧在日常鉆研精進卷制技藝的同時,學習了課件制作、卷制短視頻制作,并在家中對著鏡子模擬授課。每次授課結束后,她會根據學員現場反饋,對授課內容進行微調。
去年,她制作的“手工雪茄卷制教學”教學素材,在第三屆山東省輕紡行業勞模和工匠人才教學視頻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便是對其教學能力的認可。
“如今的卷制工有了更為良好的成才環境,不僅能夠在線上線下接觸到豐富、詳實的學習資料,還能夠根據自身特長選擇成長路徑。”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走上卷制工崗位,莊銘慧滿眼都是自己剛到車間時的記憶,也為他們能夠有著更好的成才成長環境而欣慰。
莊銘慧今年與90后徒弟柏明月簽訂了定向師帶徒協議,在消化吸收以往老師傅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探索擬定成長路線圖、建立成長檔案等更為個性化的帶徒弟策略,以便更好地實現高級卷制人才的青藍相繼。近年來,她累計培養手工雪茄卷制工30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已經成長為車間卷制技術骨干。
12年,從青澀到成熟再到獨當一面,莊銘慧始終不改對雪茄的熱愛。12年,以匠心“慧”就茄品,她始終在路上。
“齊魯工匠”莊銘慧參加雪茄文化交流活動,進行手工雪茄卷制工藝展示。
莊銘慧(左)教授徒弟柏明月上茄衣技術。
(本文配圖由山東中煙濟南卷煙廠提供,視頻由本報記者李揚、通訊員公斌制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