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相信只要腳步不停,付出總會有回報?!?湖南中煙公司零陵卷煙廠的謝華坤在領獎臺上這樣說。
切絲、烘絲、預混、加香……從2009年到2012年,謝華坤一步一個腳印,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制絲車間的輪崗學習。然后,一頭扎入電氣技術領域,開啟了他的技術生涯。
圖為工作中的謝華坤。王家能 攝
2011年,謝華坤在處理一處設備異常斷電時,車間幾臺關聯(lián)設備突然同時停止運作?!半m然后來故障被順利修復,但也給我提了個醒,基本功還是不夠扎實。”再次回憶這個小插曲,謝華坤心里依然印象深刻。
那次以后,謝華坤下定決心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他找來大量設備相關書籍,一有空閑時間,他就習慣性地拿起書本,對照現(xiàn)場設備,一本本地啃。遇到捉摸不清的問題時,他就虛心向前輩請教。
圖為謝華坤在排除電氣故障。王家能 攝
“他一旦認定一件事,就會鉚足力氣,一鼓作氣地沖到底。”同事們都被他那股認真鉆研的勁頭打動。
2014年,制絲車間進行整體技術改造,謝華坤作為主要技術人員之一,參與了中控新系統(tǒng)的搭建工作中。但如何從0到1,開發(fā)一個全新的中控系統(tǒng),適用新設備的同時不讓老員工難以適從,成了盤亙在他心頭的一道巨大難題。
謝華坤再次運用起他的“笨辦法”,帶領組員從最基礎的模塊開始,一點點搭建。面對復雜的網(wǎng)絡架構(gòu),他化整為零,成熟一塊、驗證一塊、優(yōu)化一塊。
從空車測試到帶料測試,再到穩(wěn)態(tài)模擬測試,謝華坤和他的同事一起,用遠低于計劃的時間完成了系統(tǒng)的搭建。“完成搭建并不是終點,后期我們會根據(jù)操作工反饋,繼續(xù)優(yōu)化?!?/p>
滴答、滴答、滴答……墻上的計時器不停倒數(shù),豆大的汗珠從謝華坤的額頭不斷落下。 這是2023年湖南中煙第三屆電氣技術職業(yè)技能競賽技能實操項目的比賽現(xiàn)場,現(xiàn)場選手需要在40分鐘里,找出4個故障點并順利排除。
看似簡單的項目,卻難住了已經(jīng)參加過兩屆比賽的謝華坤。沒有故障指示物,陌生的設備,緊湊的時間……讓他瞬間感到緊張。意識到時間不等人的謝華坤,迅速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開始排除故障。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考試,更考驗著選手的臨場心態(tài)。
十分鐘,第一個故障排除。
二十五分鐘,第二個故障排除,發(fā)現(xiàn)第三個故障。
三十二分鐘,第三個故障排除。
時間僅剩8分鐘,還有最后一個故障點。謝華坤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迅速開始排查。
最后一分鐘,第四個故障點順利排除!
站在領獎臺上的謝華刊,收獲了掌聲。而熟悉他的人說,不斷努力和堅持不懈的付出才是他最真實的寫照。
每一份努力都是一種進步,每一次堅持都是一種成長。在謝華刊看來,努力和堅持并非指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而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不斷拼搏、不斷奮斗的態(tài)度。今后,他將繼續(xù)在成長的跑道上積極奔跑,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