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翠玉鄉阿海村的彝族小伙李正華,毅然放棄了在大城市汽車修理廠的高薪職位,回到家鄉投身于鄉村農業發展。這幾年,經過李正華的不斷摸索與努力,他所在的阿海村發展出了本地特色經濟的烤煙種植和高山綿羊養殖兩個產業,李正華在家鄉不僅完成了自己的事業目標,還帶領村民一同向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贊美。
發展畜牧業,養殖高山綿羊賺得盆滿缽滿
在回鄉的第二年,李正華經過調研,發現本地特色產業背后的巨大潛力,結合本地環境,他決心發展畜牧產業。他多方查找,最終找到了高山綿羊這個品種。發現它能很好地適應涼山地區的氣候與環境,且養殖成本相對還比較低
2021年,李正華就采購了30只高山綿羊品種的種羊,開始了養殖探索之路,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他很快就掌握了高山綿羊的養殖規律和技巧,提升了養殖規模。現在李正華的養殖規模已經從最初的30只增長到了100余只。
李正華所在的阿海村在李正華的帶領下紛紛開展高山綿羊養殖產業,全村高山綿羊養殖規模現已達到500多只。養殖高山綿羊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也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李正華正謀劃著帶領村民成立養殖合作社,通過集中養殖、統一銷售的方式,使得高山綿羊養殖更加規模化、集約化。
如今,高山綿羊的養殖成為了村里的支柱產業,不僅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也為村里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壯大種植業,技術帶頭成為村民信賴的“李專家”
“好的煙它不僅黃、有香氣,還有彈性,你看我把煙這樣纏在手指上煙筋不會斷……”李正華從烤房里找來一些烤得好的煙給大家做示范。別看年輕的“李專家”種植烤煙還沒多少年,但李正華積極參加當地煙站組織的各類技術培訓,加上他本人在實踐過程中善于總結,每逢烘烤時節經常通宵達旦與村民鉆烤房、調工藝,在摸索中進行試驗對比,幾年下來他不僅掌握了烘烤工藝還摸清了阿海村烘烤短板。
在今年的全市烘烤骨干實操技能提升培訓上,李正華用全市第四名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編煙竿兩頭留白多少合適?煙葉變黃階段需要穩溫多長時間?為什么會出現青筋?返青煙要怎么烤?面對煙農的種種疑問,李正華耐心地一一為種煙的村民作了解答。
李正華在煙地開展封頂打叉技術指導。
今年,當地煙站聘任李正華擔任阿海村的烘烤輔導員,為了幫助煙農降低烘烤損失,提升煙葉質量,這位年輕小伙跑遍了煙站轄區所有種煙村組。村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小李專家”。
涼山彝族小伙,勵志成為新農人的典范
彝族小伙李正華的奮斗故事,不僅僅是代表了他一個人的成功,更是彝族小伙們在新時代背景下求發展的縮影。他們用實際行動和成果向大家證明了在農村也能獲得巨大的發展,同時生動地展現了一個新時代的“打工人”如何轉變為“新農人”的,又是怎樣借助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成為“新農人”的典范。
這樣的創業故事一個接一個,說明農村如今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他通過發展特色畜牧業和特色種植業,不僅改善了本家本戶的經濟條件,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帶領著村民們走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
彝族小伙李正華的奮斗故事將激勵更多的彝族青年人回歸家鄉,投身于農村發展事業,帶去新技術、新思路,最終帶動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國家鄉村振興事業助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