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梁琳輝創作的《登北堡有感》。胡詠琪/攝
我們所深愛的土地,是融入血脈深處的鄉土之情。
不知從何時起,梁琳輝迷上了寫詩。和眾多詩書愛好者不同的是,梁琳輝的創作源泉來自腳下的土地——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陳爐鎮。
走進陳爐鎮,一排排窯爐與民居錯落有致地矗立在青山綠海之間。陽光透過淡薄的云霧,在層層樹葉的過濾后,淡淡的、圓圓的光暈在瓷器釉面上輕輕搖曳,和斑駁的紅磚一同訴說著這座古鎮的悠久歷史。
梁琳輝這個土生土長的陳爐漢子,用自己的紙筆,記錄著周遭的變化和平凡的生活,也“匍匐”在這片土地上,用心感受著土地的脈動,發掘著土地的美感,也關注著土地的未來。
酷愛文學寫作的陳爐漢子
初見梁琳輝時,他剛幫別人干完農活回來。被太陽曬得黢黑的皮膚,衣服上沾了些泥土,褲管卷到膝蓋上,還扛著一把鋤頭,讓人很難將他和詩詞歌賦這些東西聯系在一起。但是看似不搭界的兩個身份,集于一身卻碰撞出神奇的火花。
梁琳輝自幼酷愛文學與寫作,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他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擔,將追尋文學的夢想深藏心底。后來,梁琳輝在陳爐街道開了一家小的煙酒商店。每天,他都會早早來到店里,打掃衛生、收拾整理,給顧客營造整潔清爽的購物環境。
守店的時光總是那么漫長枯燥,梁琳輝便開始閱讀詩書,將自己的所思所悟記錄下來。歲月的歷練與閱讀的積淀,讓埋藏在他心中的文學夢想再次萌芽、生長。即便已經寫了多年,他依然喜歡用“新手”“不專業”來稱呼自己。
土屋老巷、戲樓廟堂,以及那連綿的爐火,都在梁琳輝筆下變得惟妙惟肖。他的詩歌有勵志、有鄉愁、有歌頌,是向上的、有力量的,也是充滿希望的。
“我常常想,一個人擁有這樣的寶藏,就如同樹扎下了深根,就有了生活的底氣和定力。我想把陳爐深厚的底蘊展現給大家。讓他們走進陳爐、認識陳爐、了解陳爐、愛上陳爐。”梁琳輝說。
從街頭小店到現代零售終端
如同陳爐這千年不滅的爐火一般,老百姓油鹽醬醋茶的煙火事兒,也都從來延綿不絕。
“作為一名黨員零售客戶,我也想發揮發揮余熱。”受到陳爐鎮的零售客戶分布散、流動性大、活動場地少等現實條件制約,梁琳輝難以把大家組織到一起共同學習。為解決這一難題,在銅川市城區煙草專賣局的幫助下,他將店鋪升級為新型農村卷煙零售現代終端。店面大了,這課堂也就開課了。
梁琳輝經常熱心講解店面管理、卷煙陳列等方面知識,并積極幫助其他卷煙零售客戶進行店面改造,以自身經驗傳授經營之道。在他的堅持和帶領下,大家的生意也逐漸有了起色。
“多虧了梁琳輝熱心指導,現在我們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卷煙零售客戶袁寶成高興地說。
平日里,梁琳輝還是大家生活上的老大哥、小兄弟。他經??赐щy零售客戶,詢問他們在經營中存在的困難,積極尋找解決辦法,用真情拉近與他人的距離,大家都打趣地稱他為零售客戶的“村支書”。
“有什么事找小梁啊,他總是熱心的幫忙?!敝車木用裉崞鹆毫蛰x,總是贊不絕口。
多年來,梁琳輝堅持以店鋪為依托,盡己所能幫助更多人。他在店鋪門口放置雨傘、手機充電器等,方便過往路人使用;增加代收代發快遞業務,方便周邊居民取寄快遞……
眼下,正值第十屆陜西省藝術節。各地游客紛至沓來,家門口成了“網紅打卡地”,梁琳輝便化身為導游,游客來店里購買東西時,他會熱心推薦當地特色景點和小吃.閑暇之余,他還會帶著游客觸摸當地的歷史變遷,領略“渭北瓷都”的迷人風景。
“當思索,你我之輩,何時興鎮?”梁琳輝在自己的詩中這樣叩問自己?;蛟S,從他的實際行動中,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廣袤的黃土地,播種著祖祖輩輩富裕的希冀,滲透著他們的苦痛、憂傷和欣慰,也飽含著他們對黃土地的摯愛和深情。
“我是地地道道的陳爐人,在古鎮的每一步都是厚重的文化。我們可以感受到先人們獨特的品味和深邃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今時今日,我們同樣要聆聽內心的聲音,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種可能。講好家鄉故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要把這件事一直做下去?!绷毫蛰x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