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領路人”、“村民貼心人”,在湖北宜昌秭歸梅家河鄉陳家埫村,一說起陳俊,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陳俊,38歲,大專學歷,現任梅家河鄉陳家埫村村民委員會財經委員。昔日外出務工的大學生返鄉當起了“新農人”,在廣袤的煙田里追逐自己的夢想,從“看見光”到“追逐光”,再到“成為光”,她始終相信農村“大有可為”。
看見光:結緣“黃金葉”
2003年大學畢業后,陳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厭倦了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田生活,懷揣著對現代都市的美好憧憬,毅然踏上南下的列車,加入了打工人群的生活。
“記得那時,我特別勤快,經常加班加點地干,但是收入卻并不理想。除去房租、水電、生活等開支,幾乎每個月都入不敷出,而且一人在外,家中父母無人照顧,身心更加疲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迷茫和無奈慢慢取代了當年離鄉的熱血和沖動。久而久之,她萌生了回家創業的念頭。于是,她果斷辭去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2005年7月,陳俊有幸參加梅家河鄉組織的一次烤煙種植學習,讓她燃起創業之夢。經過多方考察了解,她發現種煙確實是條不錯的路子,不僅煙葉收購價格穩定,不愁銷路,還有煙草公司專業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種植收益有保障。2006年,她與烤煙正式結下了“緣”。
追逐光:變身“土專家”
陳俊深知,要想提高烤煙“含金量”,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種植技術,多問、多看、多學,是陳俊給自己定的路子。她經常向煙站技術員、有經驗的煙農學習請教,邊學邊做、親力親為,從大田移栽、病蟲害防治到采收烘烤等各項技術,她都認真用筆記本記下來,反復觀看學習煙站技術員錄制的煙葉田間管理小視頻,并認真琢磨、不斷鉆研。慢慢地,她掌握了煙葉生產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領,煙葉產業發展漸入佳境。
2021年,陳俊注冊成立了“陳俊烤煙種植家庭農場”,同年成立的家庭農場獲評縣級示范家庭農場。她明白,這都是“金葉子”帶來的“好日子”,由此,更加堅定了當好“鐵桿煙農”的決心。
成為光:共同奔小康
常懷感恩之心,常記幫助之人。陳俊說:“我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村里、煙草的支持和鄉親們的幫助。作為陳家埫村村民委員會財經委員,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能力也有義務帶著鄉親們一起把日子過好,把村子建好!”
“我們都愿意跟著她做事,再說了干一天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陳俊種煙技術過硬,人也信得過,不嫌棄我們‘老弱病殘’,也從不拖欠工資,她叫我們來做事也是幫我們創造收入啊!”由于陳俊種煙面積較大,她每年都要請不少工人,在請工過程中,她會優先考慮周邊生活有困難的村民。同時,如有其他村民或者煙農來請教她種煙問題,她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絕不藏私。
當周邊煙農問陳俊“種煙秘訣”的時候,陳俊總是笑著說道:“很多人都問我怎么種煙,其實哪有什么秘訣,我們都是普通的農民,只要按照技術要求老老實實種煙,踏踏實實做事,對得起自己的付出與汗水,就一定能烤出能‘鼓口袋’的‘黃金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