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籠罩著整片土地,萬籟俱寂,育賢烤房群仍有一個忙碌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伴隨著蟲鳴,他把臉貼在烤房的觀察窗上,手電筒的光線照進烤房,仔細查看每座烤房的情況,并根據煙葉變化狀況,及時調整溫濕度。在60多天的烘烤期間,他用一個個這樣的夜晚換來了鄉親們的片片金葉,他就是隆回縣科技示范戶——鄭學軍。
第一次蛻變:從打工人到種煙者
鄭學軍種煙已有20余年,從最初的幾畝田地發展到今年的80畝,鄭學軍感觸良多:“我剛開始也和很多人一樣,在外到處打工,可是存不到什么錢,考慮到家里小孩年紀小、父母年齡大了,就想著在家門口找點事做,于是就開始了學種烤煙。”
從栽下的第一株煙苗到收獲黃金葉,鄭學軍和煙草的緣分就越扎越深,他的故事寫在了飽經風霜而又結實有力的雙手上,也寫在了充滿希望的煙田里。風里來雨里去,但凡有時間,他就待在田里,觀察每一株煙苗的長勢、水肥狀態,田間除草、淋施肥料、打頂抹蓀、成熟采收……每一個生產關鍵環節他都親力親為。“每畝田土肥力都不同,我一有空就要到煙田去走走,在煙站技術員的指導下,慢慢懂得了種煙的門道,規模擴大之后,我更加立志于要種出好煙葉,也相信只要勤于管理,就一定能有好收成。”鄭學軍說道。
第二次蛻變:從種煙者到種煙能手
隨著科技興煙的落實,再加上煙區基礎設施逐漸完善,鄭學軍逐步擴大種植規模,二十年來,他一邊種煙,一邊不斷探索管理之道,每當有培訓的時候,他都是第一個報名,在移栽、大田管理和烘烤等新技術運用中,他都先學先試,一絲不茍,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技術體系:優化地塊選擇、翻耕起壟、按節令移栽、機械化耕作、差異化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專業化烘烤……他不斷學習、摸索、創新,形成了一套標準,覆蓋烤煙生產全過程的管理方法,使自己的煙田產量和品質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烤煙種植能手。2023年,鄭學軍種的80畝煙田產出220余擔煙葉,均價達17.6元/斤,收入近40萬元,在全縣名列前茅。
第三次蛻變:從種煙能手到科技示范戶
因為技術強、懂管理,2022年鄭學軍被合作社聘為科技示范戶,對他來說又是一次質的飛躍。一份信任,一份責任,一份擔當,這需要他不僅要管好自己的煙,為煙農起到示范作用,更需要他在煙葉生產和烘烤各個階段負責煙農的技術指導和培訓。
在今年烘烤期間,他承擔起了育賢烤房的專業化烘烤服務,他慷慨地和鄉親們分享烘烤經驗:“煙要烤好了才是一房寶,最關鍵的還是要科學烘烤,根據煙站提供的烘烤曲線,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溫濕度……”在鄭學軍的幫助之下,育賢烤房從去年的畝產值“吊車尾”烤房一躍成為今年巖口鎮的畝產值第一烤房群,煙農們對鄭學軍的烘烤技術滿口稱贊。
鄭學軍以土地為舞臺,以煙葉為主角,用雙手創造出豐收的喜悅,同時,他還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的人成為職業煙農,讓鄰里鄉親都能夠勤勞致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