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芬芳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一名“90后”基層的農民代表,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2017年,在外務工的她回到家鄉擔任村干部,后又辭去村干部成立合作社。如今種植了千余畝水稻,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2023年,在市、縣兩級政府及煙草公司的關心支持下,寧芬芳嘗試種植烤煙,想用自己的力量,帶動一方水土,拉動村經濟向上多幅度發展。
土生土長的土家妹子寧芬芳,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將所學知識帶回家鄉,回饋到養育她的這片熱土。財務專業的她剛回村時選擇擔任村委,想為村里的發展注入活力。在擔任村干部時,她看到不少農田被荒廢,無人耕種,盡管村里多方鼓勵村民去開荒復墾,可是來年仍然荒草遍生。她內心滿是擔憂,不能讓祖輩留下來的金山銀山繼續荒廢。2020年,寧芬芳辭去村干部職務,開始在全村流轉承包土地,當上了全職農民,扛起了這份責任與使命。“這是我做過最大的一個決定,也是最艱難的挑戰,在我們鄉里,女性從事農業幾乎沒有,但我覺得只要有人做,那我就可以。”她堅定的說道。
穿著白色T恤、牛仔長褲,在耕田機上熟練的操控著方向,烈日的照射和黃土的輝映,讓我完全看不出這是位“90后”的人大代表。“今年新種烤煙,雖然有技術員們的指導和支持,但是我自己對烤煙種植技術還是懂得很少,稻田煙的開溝瀝水要求很高,我要自己操作,這也是讓我多學習的一個機會,以后可以帶動村里更多的人種植烤煙”,寧芬芳說道。在成立水稻種植合作社之初,寧芬芳通過學習,已經能夠自主熟練操作收割機、耕田機、旋耕機等,并采用無人機對農作物進行機械化施肥與病蟲害防治,復墾田地300余畝進行糧煙連作,在目前土地日益緊缺的環境下,流轉土地近千余畝,改善了農村荒廢田地無人耕種的現象。
(圖為寧芬芳與張家界市煙草專賣局主要負責人陽關云親切交流中)
近兩年來,張家界市煙葉工作牢固樹立“以煙穩糧、以煙促糧”協同發展理念,依托現有農業資源,圍繞“煙葉+非煙”產業融合發展道路,在實現煙葉主業穩定發展的基礎上,融合優質稻、優質雙低油菜等特殊配套產業,寧芬芳聽到煙站網格技術員在年初的生產發動宣傳后,毫不猶豫的選擇種植烤煙,“其實農業在大體上都是相同的,我也可以試著轉型,一方面可以讓村里的農業發展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這些百姓多一份事情做,獲得更多勞動報酬”,寧芬芳說道。她的千畝農田有效解決農民務工增長務工收入,保障農戶收入可持續增長,讓更多的農戶致富,對鄉村振興工作方面產生積極影響,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為寧芬芳與煙站技術員一同查看種煙地)
種植烤煙是辛苦的,不僅要掌握關鍵技術,還需要夜以繼日的耐心與守候。在田間地頭、在烤房、在分級房,甚至貫穿到煙葉生產的各個關鍵節點,都能看到這位“90”后的身影。寧芬芳表示:“我不懂煙葉種植,我就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學習,我選擇了種植煙葉,那我一定就要自身掌握,要把它種好烤好交好,累點怕什么,只要我成功了,就會帶動我們村里的更多人,大家都能夠賺錢,這不就是想達到的效果嗎?”不論是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還是國家各項政策的出臺,“三農”問題一直都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一個焦點和熱點。近幾年來煙草企業也是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積極扶持“三農”,為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面貌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23年是寧芬芳種植烤煙的第一年,“第一年嘗試種植面積雖然不多,但是收益還是不錯的,其實我的初衷就是能讓村里的百姓跟著我一起賺錢,讓他們能掌握相關技術,特別是不止看到眼前的玉米、水稻,我們還要能看到更多的農業發展空間,煙稻輪作的模式讓土壤也得到了很好的一個改善,今后我仍然會繼續種植烤煙,探索在稻田區開發出成熟的優質煙葉技術,也可以將我現有的現代化農業運用到煙葉生產當中,帶動全縣烤煙種植的現代化”,她信心百倍。
煙葉產業是張家界市慈利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財稅收入的重要來源,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促進我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及鄉村振興不可替代的富民產業。煙草企業也會勇于挑起更多關注“三農”工作的行動和舉措,為國家分擔解擾,為社會默默付出,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更為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今后也會有更多的新農人加入到烤煙種植產業當中,在田間地頭尋找詩和遠方,為地方經濟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