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指導員,能為村里的群眾辦點實事,讓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越來越有盼頭,這是我幾年來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也是對群眾的信任交上答卷?!闭憬∨_州天臺縣煙草專賣局農村指導員袁駿的話很樸實,但值得回味。
三年時間,經過他的努力,村里的產業示范基地建起來了,農產品賣得出去了,留守孩子們有更多的書了……村里悄然發生了許多變化,面對村民們的稱贊,袁駿只是輕輕說了一句——“應該的”。
實干擔當:用熱心建設鄉村
2021年4月,袁駿擔任天臺縣三合鎮靈一村農村指導員。入村第一件事,就是實地走訪,深入了解當地情況。靈一村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環村皆山,林木清秀,但都沒有被利用起來,也鮮少被人所關注。他及時與村干部商討,通過改善道路完善基礎設施,助力靈一村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村民與自然和諧共生。2022年,靈一村獲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稱號。
同時,袁駿發現當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值得好好挖掘。比如,靈一村有省級非遺奚家拳、市級非遺狀元游街、縣級非遺長獅子和重點保護古村落。在經過一系列調研后,他認為這些都是村里寶貴的財富,沒有合理利用,十分可惜。很快他便與村干部一起制定非遺宣傳策略,通過“老帶新”的方式,開展“一村四非遺”傳承活動,鼓勵年輕人學習、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文化走出靈一村。
圖為袁駿考察靈一村茶園。王路遙/攝
心系群眾:用愛心關懷群眾
多解決一些“牽腸掛肚”的難事,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實事。兩年時間,袁駿結對了5戶貧困戶,用一支水筆、一本冊子記下了每戶人家的憂心事。其中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蒼南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小奚,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僅靠年邁的奶奶撫養長大。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袁駿了解后發出感慨。他聯系村干部,主動前往縣人民法院法律救助中心、縣民政局等多地咨詢,幫小奚家爭取到了“五保戶”名額,幫助申報政府補助金,切實解決了小奚家的燃眉之急。
愛心助學的意義遠遠不只在一時的物質援助,更重要的是長久的精神激勵和鞭策。袁駿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來看望小奚,詢問他的學習情況,關心他的成長,將關懷和溫暖送到小奚的心坎上。
“我也能背上新書包了!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各位叔叔阿姨對我的關心?!蹦弥聲蜐M當當的文具,小奚激動地對袁駿說道。
圖為袁駿和“香溢”志愿者為小奚送上文具。李星/攝
不止如此,袁駿在2021年通過慈善總會申請捐贈到村2萬元,捐贈給5戶聯系貧困戶4千元。在他的幫助與鼓勵下,一戶貧困戶子女按照政策在天臺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每年可領取3000元助學補助。
“我承諾以后會將這份愛心持續下去,用熱愛、摯愛與關愛,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痹E如是說。
親力親為:用真心為民謀利
2023年5月,根據地方政府安排,袁駿調整為三州鄉沙嶺村農村指導員。
按照“一村一品、特色富農”的思路,到村后,袁駿第一時間深入調查沙嶺村實際情況,協同當地政府分析本村的特長,在產業發展上出點子、開方子、跑路子。為了推動沙嶺村小筍、有機茶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他鼓勵“五老”辦點示范,幫助跑資金、跑技術,修通了基地道路,成立了專業合作社。
圖為袁駿實地走訪沙嶺村村民挖掘地方產業。潘康晨/攝
他還攜手“春風護農助力團”推出“薪火計劃”,號召被錄入鄉炒茶能手庫的老茶農,每年收一名年輕人,培養更多“炒茶人”。同時號召在家鄉的年輕人了解茶文化、傳承炒茶手藝,為三州茶注入年輕活力,為“致富茶”增添不竭動力。
不止如此,為共同做好市級美麗鄉村建設和村集體經濟建設,袁駿還幫助沙嶺村主動申報天臺縣2024年度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入庫項目——沙嶺村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有9戶低收入農戶因項目受益,錢袋子真正鼓了起來。
“把國家政策與村里的資源有機結合起來,農村產業發展有盼頭,村民的‘菜籃子’更滿了,‘家底子’更厚了,‘幸福感’更足了,就值了。”袁駿笑著說,并表示他會一直駐扎在鄉村,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