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卷包車間生產現場,幾個維修工圍在停機的設備前,面對不斷出現的“跑條”故障,奮力排查。
圖為工作中的張創。李曼/攝
“要不檢查一下煙槍布帶張緊輪?”人群中一個個子不高的操作工師傅躍躍欲試,經過幾分鐘的仔細檢查,維修工們發現確實是兩個張緊輪位置不同步造成的,經過反復調整張緊氣缸之后,設備終于重新運轉起來。“一眼就能看到癥結所在,不愧是制造工匠!”現場的維修技能專家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這位操作工師傅就是常德卷煙廠卷接高速擋車工張創。1995年,張創從部隊退伍進入常德卷煙廠工作。工作以來,他始終堅守在生產一線從事卷接機操作,多次獲得“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是該廠最年輕的“資深制造工匠”。
1995年剛進廠的張創,面對陌生的設備全憑一股拼勁學習技能,上班跟著師傅學,下班追著師傅問,在十余平米的工作區域內,每日步行達兩萬多步。為了練好基本功,他暗自和自己較勁,“穿紙”和更換布帶、吸絲帶時都利用MES系統記錄自己完成的時間,“看!我好像又快了1分鐘!”日復一日,在他的努力和堅持不懈下,他總結出了10多萬字的操作筆記,圖文并茂、面面俱到,逐漸形成一套獨有的工作方法——“張氏操作法”,處理起設備故障來又快又準,機臺產量和質量長期排在班組前列,他也成為了該廠年輕的操作技師。
2008年,常德卷煙廠引進了一批德國豪尼公司生產的PT2-2機型超高速卷包新設備,這是該廠首次引進該型號超高速卷接機,由于國外技術封鎖,沒有參考資料,沒有技術隊伍,給調試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張創主動申請加入到調試隊伍中來,“我有多年卷煙機操作經驗,既能幫上忙,自己還可以學習更多專業知識。”他說道。調試時間緊任務重,一邊是新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刻不容緩,一邊是無先例可循的國產化改造遇到瓶頸,如何讓新設備順利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是團隊亟待解決的難題。為此,他多次向設備代理公司尋求設備文獻資料,為了獲得更多有用信息,他跑到設備主機廠學習。通過多次中高速設備比對驗證,他所在團隊終于解決了新設備零部件適配的問題,成功讓第一臺PT2-2順利交車投產,將卷接生產速度由8000支/分鐘提高到了16000支/分鐘,實現超高速設備從0到1的突破。
工作中,張創敢創也敢做。面對卷煙紙接紙波動問題,他研究自制紙邊穩定小工具,煙支質量穩定性進一步提高。面對接裝紙多張質量問題,他每天用肉眼盯著接裝紙供給系統,思考解決辦法,“為了解決該問題,他一盯就是幾個小時,眼里充滿紅血絲也不坐下來休息。”經過不斷探索,他創新性提出了為高速卷煙機加裝缺濾嘴光控報警裝置的建議,建議被采納之后,這一裝置成為卷煙質量風險管控“神器”,在所有高速卷煙機上推廣應用,大大提高了設備運行效率,降低了質量風險。
如今PT2-2已經陪伴張創15個年頭,對他而言,PT2-2更像是有血有肉的戰友,彼此并肩作戰、默契配合,同時PT2-2作為長役齡設備的一員,也在他的悉心照顧下,日久彌新,在設備不斷更迭的今天,依舊保持著高質高效的生產勁頭。
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對質量、產量、消耗全方面嚴格把控,無論刮風下雨,他每天都能提前半個小時進班,詢問設備的運行狀況,掌握設備關鍵隱患信息,第一時間在設備保養時就將隱患清零,保證他手中的設備正常運轉,確保煙支質量指標達標。
不光自己勤學肯干,張創還將多年操作經驗與方法耐心仔細的教給新進員工,讓他們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在他的教導下,徒弟們很快成為了獨當一面的操作工,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旁邊機臺出現故障時,他也會熱心的給予指導,毫無保留的將經驗分享給他們。為了方便更多同事學習,他根據筆記內容,編制了PT2-2設備操作經驗案例15份,“我只想讓青年員工少走些彎路,站在我的肩膀上,創造更多可能。”張創謙虛地說道。他參與編寫的《PT2-2?SOP操作手冊》、《PT2-2?SOP保養手冊》等相關文件,填補了高速卷煙機操作技能培訓教材的空白,成為一線操作工的學習“寶典”。
從普通學徒到金牌操作工,“產精品卷煙”是張創不懈的追求,他始終用執著專注的態度、敢闖敢干的拼勁、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斷踐行著“零缺陷 零失誤 零容忍”的質量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在他熱愛的崗位上堅實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