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中煙南陽卷煙廠制絲車間的中控室,時常活躍著一位年輕挺拔的身影,他不善言辭,沉默內斂,他就是“85后”小伙——劉江山,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看似內斂的他實際上特別“主動”。
勤學鉆研,細致善思察分毫
2002年,剛畢業的劉江山進入南陽卷煙廠制絲車間,為了盡快掌握車間知識、彌補專業上的不足,他上班時跟在老師傅后面學習,業余時間自己摸索,自學制絲理論基礎知識,將所學的知識在工作中去一一驗證。認真細致的他,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與觀察的機會,每一項工作都要總結出規律與經驗。
在他負責松散回潮工段時,有一次生產結束后他發現滾筒內煙葉出現大片粘連,雖在生產過程中變化不明顯,但劉江山敏銳地察覺到應該是滾筒內零件出現了問題,初步推斷為霧化噴嘴方向跑偏。“較真”的他迅速呼叫修理工,并第一時間確認了問題所在,師傅們馬上進行調整,保障了生產順利進行。
勤學善思的劉江山,不僅善于觀察總結,更是過程巡檢中的“偵探”。一次他從松散回潮提升機落料口的觀察窗看到葉片落料軌跡與平時不同,他預判物料可能有堵料風險,他立即登上設備平臺查看,正見物料滿滿堆積,馬上就要形成堵料,他反應及時、迅速處理,及時排除了斷料隱患。
厚積薄發,穩扎穩打練本領
從普通的操作工,到制絲車間首位操作技師,這位“85后”小伙兒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2019年,看著身邊同事都陸續在各類競賽中嶄露頭角,劉江山更加勤學苦練,暗下決心要在切絲機技術比武中大顯身手。帶著這股興奮,劉江山利用下班時間反復演練、認真揣摩,隨著一天天的勤奮練習,他的信心也在一點點增強。
然而到了正式比賽那天,由于緊張和節奏掌握不佳,他在比賽中發揮失常,成績與期望相差甚遠。
“那段時間,我的心情真是跌到了谷底!”提起往事,劉江山現在還是難掩失落。
但面對領導和師傅們的安慰,他迅速調整心態,暗下決心:“僅僅一時半會突擊訓練是不行的,還是得穩扎穩打地提高技能水平!”那以后,他將每一次的操作都當成一場比賽來認真對待,也正是這些經歷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為了更好完成生產操作,他一路過關斬將,從中級操作工到高級操作工再到高級修理工,實現了職業生涯的“三級跳”;同時,為進一步了解卷煙質量,他又考取了煙草物理檢驗師,終于厚積薄發的他,不負眾望成為了制絲車間首位操作技師。
“年輕人不要怕失敗,我們都是從失敗中走過來的,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
百花齊放,攜手青工“傳幫帶”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劉江山的工作能力深受大家的一致認可。
作為一名黨員,他深知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只有將經驗、技能傳授給更多人,才能孕育出更好的車間環境,才能培養出更強大的青年隊伍。
秉持著“當先鋒、做表率”的信念,面對求賢若渴的青年職工孫鎮,劉江山傾囊相教“傳”,悉心竭力“幫”,以身作則“帶”,將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操作經驗和理論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孫鎮,為孫鎮答惑解疑、指點迷津。
在劉師父的悉心指導下,孫鎮快速完成了從“懵懂新手”到“靠譜小哥”的角色轉換,如今已經成為了制絲車間中控室的中堅力量。
“勞動踏實心無怨,兢兢業業敢為先”,這是車間愛寫詩的汪偉師傅對劉江山的評價。以劉江山為例的車間師傅們,都以“從實、從細、從嚴”的工作要求,助力青年職工學習鍛煉,在中控、在現場、在各項活動中,都是師傅們帶著心愛的“徒弟”歷練成長。
從懵懂學徒到操修達人,從意氣風發到沉穩睿智,劉江山用始終如一的鉆研意志、能闖敢拼的進取精神、擔當實干的工作作風走出了一條踏實的成長之路。苦練基本功是“必修課”、肯干敢擔當是“硬實力”,只有深扎一線、實干爭先,才能練出過硬技藝、積累寶貴經驗,在深耕篤行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