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輝耀著山頭的塔影,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春風吹遍了平坦的原野,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在陜西延安這片紅色熱土上,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延安卷煙廠的新一輪技術改造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這場技改浪潮中,涌現出了眾多青年。延安卷煙廠卷包車間技術員王柏朝作為其中一員,用責任與擔當直面技改大關,成為名副其實的技改先鋒。?
29歲的王柏朝是卷包車間第一黨支部紀檢兼宣傳委員,同時他還是車間的公共設備技術員。2016年,當時剛大學畢業的他毅然來到延安卷煙廠卷包車間,經過半年的刻苦練習,正式成為該車間的卷煙機操作工。“別看我工齡不長,但我在不少工序實習過,操作該有的技能我掌握得很豐富。”提起這段經歷,王柏朝興奮地說道。?
據悉,在延安卷煙廠卷包車間土建及公用工程適應性改造項目的初步設計得到批復后,該廠黨員同志和青年員工紛紛申請全程參與技改工作,卷包車間技術員王柏朝也不例外。在得知工廠決定實行項目長管理制后,王柏朝主動找到車間負責人,申請擔任風力送絲系統項目長。車間書記張偉鋒說:“在車間的年輕黨員中,王柏朝扎實肯干,關鍵時刻更是能挑大梁。把重要項目交給他,我們放心!”?
王柏朝(左一)與安全監管人員進行溝通。延安卷煙廠供圖?
每天早上七點半,在開完晨會后,王柏朝都會第一時間趕往施工現場。由于施工人員流動性強,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極大增加,因此,王柏朝緊扣生產過程中的細節,遇到突發情況及時叫停,同時,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根據整改情況,迅速整改,以確保施工的有條不紊。?
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證項目進度,是王柏朝的“中心目標”。7月2日晚,工作群里發布了次日施工計劃通知后,王柏朝開始梳理新的工作安排,但在這次工作安排中,他發現了新的問題。?
“咦?這發射機圖紙布局和實際情況咋不一樣呢?”他眉頭緊皺,一臉焦急,當即與各方技術人員進行電話溝通,“圖紙和現場差異太大,必須改!不然后續施工和設備運行都會受影響。”?
接下來的幾天,王柏朝穿梭在相關部門和總包單位之間,為確保信息的順暢傳遞,光是電話就打了幾十個,面談會議也進行了多次。?
既要避開管道的干擾,同時又要為后期實際維修、操作和保養留足空間,技術部門經過多輪討論與實地勘察,終于將新的布局方案敲定。然而,隨之而來的電、氣布置調整又成了新的挑戰。王柏朝二話不說,立刻著手撰寫變更說明,確保每一環節都能無縫對接。?
對于王柏朝而言,如何把技改完成后的成果運用得更好,才是面臨的更大挑戰。“只要有決心、有智慧,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王柏朝說。(任鈺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