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師傅,我的車修得咋樣了?”“馬上就好!你這車就是電瓶接頭有點老化了,換一個就行。”午飯過后,許江林來不及小憩,便又忙活起來。
許江林的修理店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鎮煥文路上,自小就對各類機械及機動車有著濃厚的興趣的他,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爬上鄰居家停在屋外的拖拉機上,手握方向盤假裝在駕駛,嘴里還喊著:“嘟嘟嘟嘟……”
許江林修理電動車。李楠攝
興趣使然,許江林18歲時便考取了駕駛執照,并在21歲那年成為了一名長途貨運駕駛員。
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個年頭。在這段時間里,他不僅駕駛技術日益精進,還自學了不少車輛修理知識。“平時我的車出點什么小毛病,大多數情況我自己就能解決,都不用往汽修廠跑。”許江林笑著說。
2018年,由于久坐和長時間作息不規律,許江林的頸椎和腰椎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出于對自身身體情況和兼顧家庭的考慮,他決定轉行,做起了水果生意。然而,盡管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資金,但由于缺乏穩定的貨源,加之水果不易儲存損耗大,長時間入不敷出,最終只能放棄。
2020年,憑著那些年跑貨運積累的汽車維修經驗以及自學的機械修理技能,許江林在石屏縣城租鋪面,開了一家維修自行車與電動車的小店。
開店初期,許江林的維修技術還算不上精湛。為了更好地掌握維修技術、精進手藝,店里沒客人時,他就用買來的二手自行車和電動車練習各種零部件的拆卸組裝,琢磨各種車型的維修技巧。久而久之,他的修車技術越來越嫻熟。
“干這行賺的是辛苦錢,補一次自行車內胎5元、電動車內胎7元,給車加氣免費,有時候遇到上點年紀的顧客,我就收個材料本錢。”他指著兩側的小區說:“周邊小區的鄰居常來光顧,現在到店修車的快遞員、外賣小哥也多了起來。”
許江林話不多,但憑著實惠的價格、精湛的技藝和周到的服務,他的修車店很快在當地贏得了好口碑。
許江林在雜貨店里整理貨架。李楠攝
2021年,由于修車市場競爭激烈,許江林的修車鋪生意不如從前。為了增加一份收入,許江林在修車鋪隔壁又開了一家雜貨店。起初,許江林由于缺乏雜貨店經營、備貨及貨品陳列的經驗,雜貨店生意并不理想。
了解這一情況后,石屏縣煙草專賣局客戶經理及時上門服務,根據店鋪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客戶群體提供經營指導,幫助許江林重新規劃店鋪布局,優化商品陳列方式及貨品種類,使得店鋪整體環境變得更加整潔、有序,有效提升顧客的購物體驗。
不久后,雜貨店的生意步入正軌,月收入穩定在4000元左右,填補了修車鋪平平的生意空缺。
現在,許江林兩個店的月收入加起來能有8000元左右,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現在雖然辛苦了些,但能夠在家附近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有一份還算可觀的收入,已經很滿足了。”許江林笑呵呵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