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xiāng)魯南村的嚴麗云,家里雖有十來畝煙地需要夫妻倆打理,但今年已45歲的她也時有閑暇去參加村文藝隊的排練和演出。
一走進嚴麗云家屋后的烤房,煙站技術人員見她正在忙碌,就問道:“嚴大姐,這爐煙烤的咋樣?”看到有人來訪,嚴麗云連忙起身擦手:“這爐煙目前各個指標都很好,多虧了上次你們來幫忙調了一下烤房參數。”
嚴麗云夫婦在勞作中。攝/鄭趙安澤
盤活一畝三分地,關鍵在于農機農藝
文藝表演是嚴麗云生活的消遣,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是她生活的重心。
自結婚有小孩以后,嚴麗云的生活節(jié)奏陡然緊迫起來,基本沒有閑暇時光可以參加村里的娛樂活動,每天想著就是要怎么將這一畝三分地盤活。從種大麥、玉米、油菜、蔬菜到種烤煙,從半山區(qū)自有耕地到壩區(qū)租地,嚴麗云和她丈夫一步步跟隨著當地農業(yè)發(fā)展步伐,發(fā)展起自家的烤煙大麥輪作,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2畝地,逐步擴大至現在的10畝。
兩個人盤10畝地,靠人工還是有點手忙腳亂,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提及如今的種植情況,嚴麗云說:“現在我家盤田都是用機械,兩個人干10畝地完全沒問題。”近年來,在煙葉種植過程當中,專業(yè)化機耕、專業(yè)化烘烤、專業(yè)化分級等服務的提供,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成本,提高了勞作效率,也讓老百姓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投入到鄉(xiāng)村精神生活的享受中。
“自從專業(yè)化服務有補貼以后,每年機耕隊不僅上門服務,而且價格便宜,10畝大麥地播種只需要兩天。”嚴麗云滿意地說。
田野歡歌繪新圖,致富路上勁頭足
年輕時的嚴麗云樣貌姣好,儼然是魯南村“村花”。她愛跳舞,逢年過節(jié)都會帶領著一幫小姐妹編排節(jié)目,參加村里的晚會,說是“鄉(xiāng)村民星”也不為過。
“以前還年輕的時候愛漂亮,最喜歡唱歌跳舞,都好多年沒跳了。”說到跳舞,嚴麗云眼里流露出不一樣的光彩。
去年,玉龍縣舉辦了以“相約在玉龍”為主題的“村晚”,在當地產生了熱烈的反響。有機會參加晚會演出排練,嚴麗云重拾唱歌跳舞的愛好,她和幾位原來興趣相投的姐妹一起加入了魯南村文藝隊,在每天勞作過后休息時間來到村集體文化中心跳舞排練,隨著她們的“帶頭”,越來越多的同齡婦女加入,大家在茶余飯后找到了極大的樂趣。
“之前每天干完農活就回家看電視玩手機,時間長了也很無聊,現在吃了晚飯出來跳一兩個小時,身體也放松了,精神也放愉悅了,第二天干活勁更足。”嚴麗云同村的和明菊說。
近年來,龍蟠鄉(xiāng)開展了多次文藝演出,鼓勵農民自發(fā)組織豐富的娛樂活動,加強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了農民精神風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