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長正查看煙葉生長情況
在皖南煙葉的發展進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帶領著煙站的同志們奮勇向前、開疆拓土。他們持續為皖南煙葉的發展壯大貢獻著非凡的智慧與力量,他們就是皖南煙葉基層煙站的站長們。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一質樸而深刻的話語,是煙站站長李長正始終秉持的座右銘。每次站內召開會議,他總會用這句話激勵員工們,為他們注入積極向上的力量。而在日常工作里,他更是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優秀管理者的擔當,成為煙站前行路上的“火車頭”。
人們常說:“沒有經歷過失去,就不會懂得珍惜。”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兩年,李長正便遭遇了人生的首次波折——亳州卷煙廠關閉。2003年,他背負著沉甸甸的行囊,帶著對未知的堅定和對生活的不屈,毅然決然地告別了熟悉的家鄉,奔赴南陵縣煙草專賣局(公司)。時光悠悠如流水,兩年后,命運的安排又將他帶到了皖南煙葉公司,從此,他真正踏上了屬于自己人生的新征程。
這段曲折的經歷,讓“珍惜”二字在李長正心中有了千鈞之重。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如同珍視黑暗中的燭火。他更珍惜領導給予的信任,視其為前行的燈塔。這份珍惜之情,猶如澎湃的動力源泉,促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皖南煙葉的創業之旅中,無懼風雨,一路向前。
2009年,31歲的李長正出任團山煙站站長,成為皖南煙葉自成立以來最年輕的站長。初登領導之位的他,手下管理著40多名員工,如何引領大家高效工作,對他而言無疑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有著軍人情結的他,腦海中浮現出軍事化管理的思路。他為煙站購置了高低床和軍被,精心制定了包括疊被子、內務管理等內容的準軍事化管理制度。不僅如此,他還親自帶領煙站員工前往市武警支隊參觀學習,旨在培養員工嚴謹、自律的優秀品質。
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員工們漸漸養成了良好的作風習慣,這種習慣也水到渠成地融入到了日常工作里。每一項任務的執行都仿若軍人執行作戰計劃一般,精準且高效,整個團隊呈現出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團山煙站憑借出色的表現,成為全國煙葉收購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現場會的主戰場,并且在 2012 年至 2014 年連續三年斬獲考核第一名的殊榮。
他是皖南煙葉“創”文化的忠實踐行者。在他的努力下,公司發展成果共享的理念于基層煙站落地開花、生根發芽。在擔任煙站站長期間,他積極主動地協調地方鄉鎮與村委的關系,持續發力完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一時間,整個皖南煙區烤房林立、機耕路縱橫交錯、水渠如脈絡般延伸、塘壩堅固穩當。從此,煙農們告別了因生產設施簡陋而發愁的日子。
同樣是在擔任站長之時,李長正堅持不懈地改善基層員工的住宿條件。在他的推動下,賈公、福川、寒亭、養賢、紅楊等育苗點一座座“三場”(育苗工場、烘烤工場、分級工場)如春筍般拔地而起,也為員工們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他為提升煙站形象殫精竭慮、積極出謀劃策。蕪湖煙站、黃渡煙站、涇縣煙站等陸續完成改造,舊貌換新顏,曾經破舊不堪的煙站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煥然一新、充滿生機的新景象。
圖為李長正檢查煙葉分級收購質量
李長正最令人稱贊之處,在于他那一心為煙農利益著想的深厚情懷。他出生于農村,對煙農的艱辛感同身受,在他眼中,每一片煙葉都凝聚著煙農辛勤勞作的汗水。2023年煙葉收購期間,情況復雜而棘手。大家都清楚,雜色煙超收必然會使煙站年度上等煙目標無法達成,然而李長正卻力排眾議。他站在煙農的角度深入分析、權衡利弊后,毅然決定將雜色煙全部收購。這一決定,雖保障了煙農的利益,卻致使煙站未能完成年度考核目標。
但李長正從未有過一絲后悔。在他心里,煙農是煙葉生產的根基,只有切實保障煙農的利益,整個煙葉產業才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這種舍小我為大家的情懷,深深觸動了涇縣煙站每一位煙農和員工的心靈,也讓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大家心目中靠譜的站長。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為不安分的心,為自尊的生存,為自我的證明。”正如《在路上》歌唱中所述,李長正自告別熟悉的家鄉,踏上皖南這片土地開始,便為了曾經的理想,將自己的全部融入了皖南煙葉的發展征程中。
時光荏苒,李長正已經擔任了許多年的站長,但他始終以身作則,義無反顧地肩負起“煙站火車頭”的責任使命,向著希望,一路馳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