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州卷煙廠制絲車間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來回穿梭于設備之間,或仔細檢查各種設備電路,或在設備搶修中帶頭攻堅克難——他就是電氣維修工侯建磊。從青澀的崗位操作工到青州卷煙廠“種子工匠”,再到“青州工匠”,他用實干踐行著“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理念。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2012年7月,侯建磊入職青州卷煙廠。在此后十余年的一線實踐中,他不斷打磨技藝、提升自我。從崗位操作工到電氣維修工,他的技能水平不斷提升。
車間設備遇到“疑難雜癥”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找故障,解決問題。這些年,他先后完成設備改造項目36個,參加檢修升級項目8個,一心一“藝”保障車間設備正常運行。
“電氣維修的原理不難,難的是分段進行故障排除。這是一項細致又重要的工作,絲毫不能馬虎。”侯建磊善于把最基礎的工作做到極致,對待每個細節都精雕細琢。
“技術工人不但要會動手操作,更要會動腦思考。”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侯建磊對待工作嚴謹細致,勇于創新突破,把“零故障”作為最終目標。維修設備時,他對每一個元件、焊點、螺絲都會認真處理,還經常進行小改小革、自主創新,降低設備故障率。
他勤思考、善鉆研,技術成果不斷轉化落地。比如,完成技術創新項目“設計多點噴桿氣液隔離系統”、質量創新項目“提高潤葉回潮工序出口水分合格率成果的引進應用”、六西格瑪項目“提高‘泰山’(心悅)烘絲段出口水分過程能力”等,其中55項獲獎。近年來,他發表論文15篇,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10項、專利授權4項。
平時,他以身作則,把技藝傾囊傳授給青年員工,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培養出鐘震、司維鵬、李玲、李冠宇等技術骨干。
行走在車間,侯建磊的工裝口袋總是鼓鼓囊囊的,里面有寫滿批注的培訓手冊,還有徒弟們交來的問題清單。徒弟們時常帶著設備運行問題前來“問診”,侯建磊則化身“技術老中醫”,憑借十幾年的豐富經驗為他們“把脈開方”。
作為兼職內訓師,侯建磊還利用線上平臺開設了“制絲車間設備電氣知識培訓”“制絲元器件知識培訓”等課程,助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搭建起技術傳承的橋梁。
以精微致廣大,用匠心守初心。侯建磊實現了從“小電工”到“大工匠”的蛻變,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工匠精神,向高技能人才的更高層次持續邁進。
侯建磊在檢修子站箱隔離開關。徐一夫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