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卷煙廠制絲車間,制絲白班機械維修工欒勝勇用二十八載光陰鐫刻出了工匠風范。他以革新突破設備效能瓶頸,以匠心雕琢設備運行精度,以師者擔當培育技術新銳,用創新之火點燃匠心內核,為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貢獻力量。
在制絲車間,欒勝勇能在巡檢中“聽見”設備的每一次細微呼吸,并作出有針對性的調整。“這個固定位置再往左調一點,皮帶有些松,再緊一下……”停產檢修時,他不停穿梭在各個維修現場,認真指導維修人員工作,反復檢查維修質量。每天下班前,他都會給設備“問診”,分析設備運行指標,根據設備狀態提前制定維修計劃。
28年來,欒勝勇一直將“零故障”作為工作目標。2020年至今,他負責的機臺年平均故障停機僅4次,累計停機率僅有0.02%,保持著連續8個月“零責任故障停機”的車間紀錄。
多年來,欒勝勇堅持問題導向,從解決單一設備故障的“技術尖兵”成長為引領創新發展的“先鋒”。面對SD5切絲機進刀部件故障率高、煙末泄漏等長期困擾生產的難題,他帶領團隊創新運用壓縮空氣正壓密封原理,經過近百次試驗,成功研制出刀輥密封裝置,不僅將煙末泄漏量大幅降低,更節約了備件成本,攻克了困擾車間多年的技術瓶頸。
近年來,他以精準調控為核心,主導“研制切絲機銅排鏈維修小車”等6個創新項目,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主持的3項技術成果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推動制絲設備運行效能大幅提升。2022年以來,他深度參與智能制造一體化平臺設備健康管理模塊建設,有效提升了設備故障診斷和分析能力。
作為高技能維修人才導師之一,欒勝勇堅持以“傳幫帶”為紐帶,在車間構建起“技術反哺—人才裂變—創新迭代”育新賦能機制。作為技師工作站負責人,他打造了“理論筑基+實戰淬煉+項目攻堅”三維培訓體系,將個人經驗轉化為可復制的標準化課程。在他的帶領下,近年來制絲車間涌現出廠級勞模2人、技師7人,車間技能鑒定通過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
面對行業技能競賽“高精尖”的趨勢,欒勝勇采用個性化訓練方式,根據參賽選手特點量身定制訓練方案。他獨創的“心理韌性強化訓練法”,能夠幫助選手在大賽中穩定發揮。2020年至今,他培養的徐鵬、崔坤洋等選手,相繼在行業、省級賽事中斬獲佳績。2024年,他帶領的團隊包攬了“泰山杯”第二屆山東中煙煙機設備操作職業技能競賽SD504機型前兩名。
欒勝勇用二十八載光陰的努力付出詮釋著匠心與匠魂,以堅守與堅持、實干與實績為新時代“泰山夢”寫下了最美注腳。
欒勝勇在查看切絲機設備參數。王元俊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