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除雜設備的識別能力下降,我們可以嘗試更換光源燈珠,這樣成本低、見效快。”近日,在湖北煙草金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襄陽復烤廠的生產車間里,維修工陶晗正和工友們討論設備維修方案。他身著藍色工裝,一雙專注的眼睛,手上沾著些許機油,卻絲毫不影響他嫻熟地調試設備。
陶晗是廠里出了名的“技術大拿”。從維修“小白”到“金葉工匠”,他用十幾年的時間詮釋了“實干為要”的內涵。如今,作為維修班組的核心骨干,他帶領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用實干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3年的一個晚上,襄陽復烤廠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光電除雜設備已經連續運轉七年,剔除雜物的效果大不如前。面對迫在眉睫的生產任務,陶晗主動請纓:“讓我試試,看能不能提升設備效率。”
“當時全國復烤企業就我們這一臺試用設備。”回憶起那段經歷,陶晗記憶猶新。沒有現成經驗可循,他就帶著團隊“摸著石頭過河”——拆解設備、拍照記錄、測試數據,1900多顆燈珠挨個試驗……連續半個月的奮戰,終于讓設備光源色溫從4000K提升到6000K以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保證產量質量,讓加工周期穩定,這是我們的使命。”陶晗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去年生產旺季,液壓打包泵組突然故障導致全線停產。關鍵時刻,陶晗僅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就通過調整液壓系統程序恢復了生產,避免了損失。
走進陶晗的辦公室,最醒目的是書架上一摞摞的筆記本。多年來,他記錄了上百種設備的維修案例,每一頁都寫滿數據。“設備就像人一樣,要了解它們的‘脾氣’。”為了掌握新型設備原理,他經常通宵研讀技術資料,第二天又精神抖擻地出現在車間。
徒弟云晨記得,有次夜班時設備突發故障,陶晗從凌晨一直干到第二天上午。“師傅心里有每臺設備的‘健康檔案’,連一顆螺絲的松緊度他都心中有數。”云晨說。
其實剛入行時,面對轟鳴的復烤設備,陶晗也一度手足無措。“那時候連工具都認不全,只能加班加點學。”兩年時間里,他跟著老師傅們摸爬滾打,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陶晗常對徒弟們說的話。作為廠里的技術標桿,他主動承擔起“傳幫帶”的責任,通過師帶徒、現場教學等方式培養青年人才。
青年員工王磊剛來車間時連萬用表都不會用。陶晗就從最基礎的電路原理教起,帶著他參與每次設備檢修。“師傅不僅教技術,更教我們‘死磕’的精神。”如今,王磊已能獨立處理常見故障,還在行業技能競賽中多次獲獎。
在陶晗的帶動下,維修班組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他們建立“故障案例庫”,定期開展技術研討,先后培養出8名技術骨干。
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傳統維修技術面臨新挑戰。陶晗帶領團隊成立創新工作室,將目光投向設備智能化改造。他們研發的“設備健康監測系統”,能提前預警潛在故障,使設備停機率下降40%。
“技術更新太快,必須時刻保持‘空杯心態’。”盡管已是技術專家,陶晗仍然堅持每天學習。他報名參加智能制造培訓班,自學編程知識,還帶著團隊到先進企業“取經”。
站在新的生產線旁,陶晗的目光堅定:“未來我們要探索更多智能化維保方案,讓老設備煥發新活力。”這個用實干詮釋匠心的技術能手,正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繼續書寫著新時代勞動者新榮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