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杭州卷煙廠卷包車間,經常看到一個身影時而俯身凝視設備細節,時而輕觸電腦屏中跳動的參數……他就是卷包車間設備管理員張弛。12年來,張弛扎根生產一線,專注與設備打交道,從一名普通維修工成長為技術骨干,從設備維修走向設備管理,這位“85后”用行動將青春融入設備的每一次運轉中。
聆聽國產化設備“心跳”
2013年張弛考入杭州卷煙廠,26歲的他站在生產線旁,看著生產車間里一臺臺嶄新的先進設備激動不已。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設備管理的“行家里手”。
由于表現出色,一年后,張弛被車間選為電氣維修工。他利用新設備調試期,積極參加德國虹霓公司KDF4濾棒成型機、意大利GD公司H1000包裝機等培訓,跟著外方工程師“學藝”,拼命學習先進技術。下課后,他總會賴在設備旁“加練”,反復拆裝、調試。他在操作手冊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
不久,國產高速設備、國產超高速設備陸續進入廠里,張弛主動請纓參與調試。他把自己在國際設備上學到的經驗,一點點“嫁接”到國產機型上。張弛對國產化設備有著特殊的情感。自動化專業畢業的他,懷揣夢想,期盼能將所學融入實踐,助力“中國制造”。國產化設備的不斷涌現,為他實現抱負創造了機會。
每天工作之余,張弛總要抽出時間多學一點,多試一遍。憑借對國產化設備的深厚情感與長期積累的專業知識,張弛在首屆浙江中煙電氣修理技能競賽中,以精湛技藝提前10分鐘完成PLC程序異常重構,獲得“浙江金藍領”稱號。
解鎖數字化轉型“密鑰”
“設備不會說話,但每個零件都是它的語言。”這是張弛經常說的話。
在成品高架庫,堆垛機貨叉正精準在抓取托盤。突然,電腦屏幕上跳出一個紅色預警框——“X軸編碼器故障”,相關信息已經推送至中控工手機上。這套能實時感知的堆垛機智能診斷系統,正是由張弛作為主創人員完成的標桿項目。
“當時堆垛機故障影響了整個物流系統的運轉效率。”張弛翻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故障的點位及處理方法。結合平時的工作積累,他和同事們建立了故障處理相關數字模型,優化算法分析,研發出交互性的故障診斷系統。該項目獲得了浙江省優秀QC成果特等獎。后來該項目還獲得第43屆國際質量管理小組大會金獎。
2022年,通過層層選拔,張弛入選“全國煙草生產經營管理一體化平臺人才庫”,并赴國家煙草專賣局參與行業卷煙二維碼統一應用項目實施,積極推動項目落地。如今,結合二維碼統一應用項目實施的經驗,張弛聚焦消費者關注的質量領域,和同事一起開發了煙支外觀無損檢測系統,該系統能360°自動檢測搭口夾雜、水松紙長短、煙支露白等外觀缺陷。去年,該項目獲得國家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真正的數字化轉型,不是機器替代人,而是讓人成為更好的決策者。”張弛說。
激活敏捷化管理“潛能”
“B線商標紙供料系統經過調整,故障率已顯著下降……”6月12日早上,張弛一邊記錄,一邊部署當日重點任務。每天早上7點50分,卷包車間的設備維修組組長們都會準時聚集在技術組辦公室參加“設備晨會”。
這個“新習慣”,是張弛從電氣維修工轉向設備管理員崗位后推行的管理舉措之一。在這里,維修團隊不僅要復盤前一日設備運行狀況,更要制定精準的保養計劃,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張弛還組織技術骨干對各種機型的易損件進行全面細致梳理,并進一步細化了維保周期。更關鍵的是,他們在現有設備管理系統中開發了預防性維修模塊,通過數字化手段自動匹配維保工作。“系統會提前提醒責任人更換到期易損件。”張弛介紹道,“更換完成后自動進入下一個周期,形成閉環管理。”
在夯實設備管理基礎后,張弛和同事們又將目光投向了人員效能提升問題。他們進一步鞏固“區域組長負責制”,按照設備機型劃分責任區域,選拔技術骨干擔任區域組長。“這樣一來,不僅專業匹配度提高了,責任也更加明確。”車間主任評價道,“現在所有設備問題都有人抓、有人管。”
這些細微的管理創新,正悄然釋放著巨大的能量。“管理的本質就是讓1+1>2。”張弛說,“制度與人才相輔相成,設備潛能才能得以充分釋放。”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擔當。”張弛目光堅定地望著正在運轉的煙機設備,“我的愿望就是想著別讓設備耽誤生產,別讓技術卡了脖子。”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