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市潮陽區一家攀巖館的巖壁上,“掛”滿了奮力向上攀爬的人。在最高的那面巖壁上,汕頭市潮陽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客戶專員李晶瑩開始挑戰她為自己制定的升級版攀巖路線。
她的身體在巖點之間挪騰、擺蕩,汗水不停地從她的額頭滑落,沾滿鎂粉的指尖與巖點摩擦,發出輕微的沙沙聲。這個平日里聲音柔和、性格內斂的姑娘,此刻就像一只敏捷的羚羊,與巖壁展開了一場靜默的角力。
馬上就要沖刺線路頂端的巖點了!只見她深吸了一口氣,先用右手食指摳住巖壁上的一道淺縫,在身體擺蕩的瞬間,猛地伸出左手,迅速抓住斜上方那個最高的巖點,順利完成了這次挑戰。巖壁下,幾位攀巖愛好者為她鼓掌喝彩,李晶瑩的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李晶瑩與攀巖運動結緣,源于2023年7月的一個周末。當時,她與幾位朋友去深圳游玩。在朋友的鼓勵下,她參加了一次攀巖體驗活動。沒想到,第一次嘗試攀巖,她就愛上了這項運動,在向上攀爬中找到了樂趣。
“在那之前,我總覺得攀巖是小孩子才喜歡玩的爬墻游戲。真正接觸這項運動之后,我才發現,攀巖就像一項沉浸式闖關游戲。每個參與者既要具備較強的肢體協調能力,也要具備路線規劃能力。”如今,談起自己熱愛的這項運動,李晶瑩的眼中閃爍著光芒,“攀巖是非對抗性運動,就像與自我的深度博弈,非常有挑戰性,也非常有魅力。當雙腳離地、踏上第一組巖點時,我所能借助的,除了體能之外,只有自己的意志力與專注力。在巖壁上奮力攀爬的時候,我只需要堅定目標,調動身體的所有能量,生活中的煩惱都被我暫時拋到腦后了。所以,每次攀巖后,我都感覺很解壓。”
靠著臂展長、柔韌性好等先天優勢,李晶瑩剛開始學攀巖時上手很快。在專業教練的引導下,她練習攀巖兩個月后,就開始挑戰較高難度的線路。沒想到,因為體力不足、耐力差等原因,李晶瑩的攀巖“升級之路”走得特別艱難。
在此后幾個月的時間里,李晶瑩一有時間就泡在攀巖館里。在教練的引導下,她認真學習攀巖技巧,并為自己確立了科學的訓練計劃,發起向體能和耐力的一次次挑戰,不斷接近巖壁上最高的那個巖點。在巖友的鼓勵下,她學會在巖壁上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合理調整發力角度,專注腳下的每一步,尋找奮力一躍的最好機會。
那段“闖關”經歷,讓李晶瑩收獲頗豐。“為了在巖壁上保持平衡,攀巖者必須保持專注、不能急躁。通過攀巖訓練,我不僅提升了身體素質,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我明白了,一時的得失并不重要,持續的學習與進步才是人生制勝的關鍵。”如今,回望那段時光,李晶瑩感慨道。
在李晶瑩看來,專注腳下、迎光而上就是成長的最美姿態。在攀巖訓練中,她有過無數次從巖壁上摔下來的經歷。這些經歷告訴她,沒有唾手可得的勝利,只有全力以赴的拼搏。唯有發揚永不放棄的精神,方能攀上心中的“高山”。現在,每次挑戰新路線遭遇失敗時,李晶瑩很少有挫敗感。她會靜下心來分析自己的不足,讓每一次跌落都有意義。
“通過攀巖,我告別了身體的亞健康狀態。這是一項全身運動,需要手臂、背部、腰部、腿部等全身肌肉群的參與,還需要較強的身體柔韌性、平衡性。經常練習攀巖的人,都擁有漂亮的肌肉線條……”日前,當看到一位年輕女孩走進攀巖館,卻沒有勇氣挑戰這項運動時,李晶瑩笑著走上前去鼓勵她。
“這項運動也很‘燒腦’。小朋友們,你們看,巖壁上那些五顏六色的巖點并不是隨意設置的。每一個巖點擺在什么位置,都經過了專業人員的精心設計。所以,當你開始嘗試攀巖時,第一步絕不是埋頭猛爬,而是要先學會‘讀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為自己挑選適合的路線,并不斷學習相關的動作技巧……”最近,李晶瑩主動擔任暑期志愿者,為走進攀巖館感受這項運動樂趣的小學生講解攀巖知識。
愛上攀巖后,李晶瑩的雙手已布滿厚繭。“我特別喜歡給自己結滿繭子的手拍照。這些繭子就像我手掌上的鎧甲,能更好地保護我。”她一邊說一邊向筆者展示指關節的繭層,“每次繭子脫落再生,就像身體在升級防護系統。這讓我覺得,下次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路線。”
不久前,熱愛旅游的李晶瑩還為自己立了一個小目標。她希望每次去陌生城市旅游時,都能去當地最有特色的攀巖館“刷館”,并在那里留下一張“手掌照”。
“我想用這些照片激勵自己更加熱愛生活,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下一步,我想用自己的故事激勵身邊的朋友一起運動起來,在向上攀爬中不斷積攢應對挑戰的能量。”談到未來的計劃,李晶瑩滿懷憧憬地說。
作者單位:廣東汕頭潮陽區局(分公司)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