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天氣炎熱,陳天才的身影卻幾乎每天都出現在重慶奉節的煙田里。這位身兼基層理論宣講員、農氣服務專家、“專技隨訪”智囊團成員的“斜杠青年”,正忙著給兩個在研項目做田間“期中考試”。泡在煙田里的陳天才,褲腳沾滿泥點,草帽下的臉曬得黝黑,但說起項目進展,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
別看陳天才現在是行業煙草農業青年人才、全市青年科技托舉人才,還揣著全國烘烤競賽三等獎、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范、全國煙草行業第八屆勞動模范這些沉甸甸的榮譽,13年前剛入職時,他可是被煙農的一句“大學生烤煙不如工地搬磚”懟得睡不著覺。
“數據里藏著答案”
2012年盛夏,陳天才懷著“科技改變傳統農業”的信念走上工作崗位,結果入職第13天就栽了跟頭——代表奉節煙草參加烘烤技能競賽,因為實戰經驗不足,成績很不理想。深夜的烤房里,煙嗆得人睜不開眼,煙農疲憊的嘆息和那句扎心的調侃,讓他攥著筆記本蹲在地上發呆,不服輸的勁頭被激起來:“你們說我不行?那我就把烤房蹲成辦公室!”
接下來的日子,白天,他頂著40攝氏度高溫走訪全縣百余位烘烤師傅和煙技員,記錄烘烤工藝的每一個細節;深夜,他蹲守烤房,在筆記本上詳細記錄溫濕度變化、燃料消耗和煙葉狀態,汗水從臉上滴下來,暈開了筆記本上的字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他牽頭構建的奉節縣煙葉烘烤網格化管理體系初見成效,煙葉烘烤損失率從16%降至5.8%,每年為煙農挽回損失900余萬元,徹底改寫了奉節煙葉“長得好、烤得差”的歷史。
2020年,重慶市局(公司)提出“1263”數智渝煙發展藍圖,奉節作為全市數字煙葉標桿單位,跑出了數智化轉型的加速度。
已成長為煙葉技術帶頭人的陳天才帶領團隊深入了解物聯網技術、智能控制原理,將全縣570座烤房的工藝參數逐項錄入電腦,構建起龐大的數據模型。同事笑他是“烤房釘子戶”,他卻認真地說:“數據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孕育變革的黃金土壤。”歷時一年,他主導研發的“烘烤曲線自動評價體系”問世。該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溫濕度數據,結合AI算法動態調控,將控溫精度提升至±0.2攝氏度,將故障響應時間壓縮至30秒內,讓上等煙比例提升了2.3%。
面對贊譽,他在筆記本上鄭重寫下:“數據里藏著答案,我要把傳統經驗變成數字密碼。”
“科研哪有暫停鍵”
陳天才的“科技闖關記”里,少不了“帶傷沖鋒”的戲碼。2014年深秋,在開展裝煙方式技改的過程中,為解決煤炭烘烤升溫難、不易控溫的問題,他在排查烤房故障時不幸被電擊傷,全身多處灼傷,婚期也推遲了。躺在病床上,他還在跟同事視頻討論煤炭烘烤升溫難的問題,醫生“勒令”他暫時放下工作、安心靜養,他卻嘟囔:“科研哪有暫停鍵?”
出院后,他馬上返回工作崗位,踏上了尋找新型能源替代燃煤的艱辛探索之路。從自動加煤機到甲醇烘烤,他和團隊嘗試了無數次,卻一次次遭遇失敗。
2017年年底,陳天才在全國煙葉烘烤專家群了解到“生物質清潔能源烘烤”的概念,通過咨詢得知云南生物質烘烤推廣已見成效。他立刻請纓,申請開展生物質烘烤試點。申請通過后,他馬不停蹄地帶領團隊前往云南學習,并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優化、改造。
2018年,全市第一條年產4000噸的生物質顆粒生產線在奉節落地,配套的200臺燃燒機一上崗就立了功——黃煙率漲了4.8%,煙農再也不用凌晨爬起來添煤,一畝地還能多賺110元。現在奉節煙區生物質烘烤推廣率達93.7%,機器都接上了5G網絡,AI自動調參數,“無人值守”烤房成為現實。
“問題就是創新的種子”
2017年深秋,陳天才接過市勞模獎章后,領導輕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這獎章,是一群人心跳的匯聚。”這話恰似一簇躍動的火苗,瞬間驅走了他心底潛藏已久的困惑。曾經作為“孤勇者”在科研一線奮力打拼的他,更加堅定了從“單兵作戰”到“星火燎原”轉變的方向。
就拿“掌上基地”系統來說,系統剛啟動時“問號重重”:科研院所專家盯著溫控數據皺眉,程序員不知如何打通系統接口,基層技術員拿著煙農的“吐槽清單”發愁。面對這一情況,陳天才斬釘截鐵地提出:“問題就是創新的種子!我們要憑借數據,搭建起一座連接工業企業、科研院所與煙田的橋梁。”
接下來的日子,他帶領技術人員跑了32次現場,收了586份農戶問卷,扒了5000多組數據,硬生生把系統磨了出來。工業企業的基地管理人員點開手機就能看到煙葉長勢、烤房實況,感慨道:“這是把整個煙區裝進了口袋!”陽壩村煙農張洵孝更樂:“以前問專家得走幾十里山路,現在手機一點,專家直接面對面!”
在他的帶動下,奉節煙葉條線冒出一串“牛人”:12人拿了中級職稱,2人成了高級農藝師,1人在全國煙葉分級大賽中獲獎,9人在市級比賽中摘牌,6人獲評“夔煙榜樣”,煙葉科還成了唯一以部門入選“夔煙榜樣”的團隊。
13年過去,當年的青澀大學生已成為煙農眼里“帶著科技來的實干家”。他帶領團隊拿下3項省部級創新成果、8項地市級科技成果、50項專利,個人撰寫論文26篇(其中3篇SCI論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四精”育苗、“九步法”移栽、“三度培育”技術體系等煙葉實用技術讓種煙更輕松……
陳天才常說,辦公桌離煙田越近,越能精準對接煙農需求。這份踏實的追求,化作實實在在的技術和服務,詮釋著煙草青年的奉獻和擔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