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沈陽市總工會隆重舉辦的沈陽工匠、沈陽青年工匠命名大會上,紅遼公司沈陽卷煙廠維修技師王晨羽榮獲"沈陽青年工匠"榮譽稱號。這是沈陽市深入實施"興沈英才計劃"、打造一流產業工人隊伍的生動注腳,也是新時代產業工人匠心筑夢的至高贊譽。
王晨羽現任沈陽卷煙廠卷煙封裝設備機械修理工。扎根機臺十余年間,他始終堅守"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初心,從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長為技術精湛的機械修理工、行業考評員。在生產一線,他每天與設備為伴,練就了"望聞問切"的故障診斷硬功夫和"庖丁解牛"的維修改造真本領。
于無聲處扎根 ? 在平凡中 積蓄力量
2014年,王晨羽正式踏入沈陽卷煙廠卷包車間。憑借自身對機械的熱愛,他很快摸清了設備的性能與結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包裝機操作工。工作的第五個年頭,王晨羽在廠內技能競賽中一舉奪魁,展現出過人的技術水平。首次參賽便奪冠,志得意滿的他后來報名參加了紅遼公司舉辦的技能大賽。賽場上,王晨羽熟練的按照書本上的流程一板一眼地完成機車的排故與維修,雖然中間有些小磕絆,但也勉強完成了規定的標準用時。而來自營口卷煙廠的另外一位老師傅上場時,維修動作一氣呵成,不浪費一點時間的同時在維修細節上還有所改進。王晨羽心中不解“自己明明按著標準流程操作,為什么會差這么多?”老師傅的一句話點醒了他:“書本上的原理固然重要,但是和現場的‘活故障’之間,還隔著千百次實戰的距離。”這次失利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自身的不足,讓他褪去浮躁,扎根在日夜轟鳴的生產現場,將每一次操作都視為修煉,將每一個故障都看作考題,不斷積蓄力量。
以沉淀之心前行 持之以恒迎來破土
帶著清晰的自我認知,王晨羽以更加沉穩的心態投入技術提升。2021年,在公司“師帶徒”項目的撮合下,他拜師沈陽卷煙廠首位封裝高級技師劉威,除專業技能外,他收獲更多的是老師傾囊相授的維修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也讓他在廠第三屆煙機操作競賽中再次摘得第一名的桂冠。第二年王晨羽入選公司“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與“全國勞動模范”辛強結對學習,他深深感受到了,“辛強師傅手把手傳授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的工匠精神。”幾個月后,他再度登上公司比賽的舞臺,沉心靜氣,從容謙遜,最終榮獲紅遼公司第四屆技能大賽二等獎。工友們問起他的獲獎感受,他回答道“以前總想要獲得成績證明自己,而現在是更在意有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用創新突破藩籬 以奮斗抽長新枝
2023年初,王晨羽憑借扎實的技術,成功競聘為卷煙封裝設備修理工。在開始從事修理工作后,他發現車間軟盒煙包封簽粘貼效率低下問題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人工粘貼剔除煙包封簽的操作過程十分繁瑣,耗時耗力的同時廢品率卻居高不下。帶著這個問題,王晨羽翻閱總結機械相關的各種書籍,并且將在外出培訓期間,從全國各地維修高手處汲取的經驗,逐一整理并記錄在維修日志中,與車間團隊日以繼夜的鉆研,最終成功研制出了一種軟盒煙包封簽粘貼裝置。新裝置可以在7分鐘內完成以往45分鐘的工作,并且使廢品率降低了95%,大大減輕工友負擔的同時,為企業帶來了客觀的經濟效益。也正是這段時間的鉆研積累,讓他在第二屆中煙實業煙機設備操作職業技能競賽脫穎而出。此后,二級證書、考評員資格、技術能手稱號……均被攬入囊中,但他最珍視的,仍是那本寫滿密密麻麻筆記的維修日志。
用堅守耕耘歲月 以匠心舒展新葉
榮譽光環的背后,王晨羽依舊是那個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樂于助人的維修小將。2024年,他帶領細支3機組在廠勞動競賽中榮獲“卷包車間卓越機組”稱號。除了自己的責任機臺,王晨羽對車間其他機臺的維修任務也視為己任,經常獨立或協助解決其他機組的問題與故障。在日常維修之外,他還積極參與科技創新項目,運用數采、三維建模等技能,靈活攻克技術難題。參與發明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創造經濟價值超50萬元。每當想起自己曾被前輩的光照亮,王晨羽便不再滿足于獨善其身,面對新員工對復雜設備的迷茫,他開始主動將自身所學拆解、重組,化為青年員工能聽懂、能上手的“技術語言”,用最直觀的方法解決了青年員工“看不懂,難學會”的技術問題。從曾經受益于前輩指引的青澀學徒,到如今以匠心舒展新葉的技術骨干,王晨羽用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不僅是技藝的錘煉,更是責任與薪火的傳承。
扎根一線十一年的成長路,王晨羽回憶道:“是公司搭建的平臺讓我在得失間學會反思,是‘師帶徒’讓我得到名師指點,是‘托舉工程’讓我拓寬視野。這片沃土,讓我的工匠夢想悄然生根、持續生長。”如今,已成為“沈陽青年工匠”的他,依然保持著匠人特有的沉穩與堅守。他的經歷深深激勵著更多青年員工:匠心之路,是一場與時間的漫長賽跑,唯有持續耕耘、不斷沉淀,才能在平凡中成就非凡,在歲月中書寫卓越。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