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煙草作為國家煙草專賣局的基層聯系點,立足閩西老區實際,創新更多幫扶模式,開展了一場助力老區脫貧的生動實踐
?2012年以來,龍巖市實施煙草援建水源工程項目19件,援建總金額11.28億元
閩西龍巖是革命老區,也是福建省脫貧攻堅主戰場。煙草產業作為當地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是龍巖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財稅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年來,龍巖煙草推出一系列惠農助農政策,推動民生工程建設,開展了一場助力老區脫貧的生動實踐。
村里來了第一書記
位于龍巖市上杭縣藍溪鎮的歧灘村,過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子空心化嚴重。“我剛來的時候村里幾乎看不到年輕人,在田里干活的年紀都比較大。”上杭縣煙草專賣局駐歧灘村第一書記丘啟發說。
歧灘村是上杭縣煙草專賣局機關黨委煙葉辦支部的結對聯建掛鉤村。2017年,丘啟發被派往歧灘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那時全村還有8戶貧困戶,如何帶領這些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首要難題。
上任后不久,丘啟發充分利用單位每年3萬元的辦公經費,實施煙田道路硬化,推進煙田水渠排灌項目。
“以前村里因為灌溉用水不足,想種些水稻、水果都不行,這兩年水利設施的改善不僅緩解了村民們的用水問題,也讓村里農業發展有了新思路。”歧灘村村支部書記黃春林說。
55歲的村民黃慶德說,前些年自己在外打工賺了一些錢,但收入不穩定,又照顧不到家里。近兩年他看到村容村貌越來越好,村民種煙效益不錯,于是產生了返鄉念頭。
2019年,黃慶德回到村里,和妻子一起種起了煙葉。“我自己有3畝土地,加上煙葉生產合作社幫忙流轉的40多畝土地,一共50畝煙田。通過煙稻輪種,上半年種煙下半年種水稻,年收入十幾萬不成問題,比在外面打工輕松穩定。”他說。
為了給予煙農們更全面的指導幫扶,丘啟發常常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村民的困難和需求。村民們將他所做的點點滴滴記在心里:遇到霜凍期,他便組織黨員服務隊幫助大家籌備抗災救災物資,為了部署、落實防災措施時常堅守到凌晨;一些村民缺土地,他便和村黨支部、合作社一起想辦法幫忙解決;煙農碰到技術難題,他從縣里專門請來技術人員為煙農提供指導和培訓……
三年多的掛鉤幫扶成效初顯。歧灘村建檔立卡的8戶18人已于2019年6月全部實現脫貧,早于預定目標。
歧灘村的蛻變只是龍巖煙草掛鉤幫扶的一個縮影。2016年至今,龍巖煙草系統共選派276名干部掛鉤幫扶310戶貧困戶,投入扶貧助困資金474萬元,目前貧困戶已百分之百實現脫貧。
煙葉采收季節,女子科技服務隊員指導煙農采收
巾幗不讓須眉
在龍巖上杭,活躍著一支女子科技服務隊。85名隊員全部來自龍巖市煙草公司上杭分公司,其中黨員26名。
“這里種煙的很多是女人。為了更好服務大家,我們專門組建了一支女子科技服務隊。”隊長江桂英告訴記者。
這支隊伍自2008年成立以來,多次被龍巖市和上杭縣授予“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還曾獲福建省婦聯授予的“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她們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實際難題。”53歲的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康村村民陳福玉說。
2011年,上杭縣三豐煙葉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成立,成為上杭縣第一家煙農合作社。作為擁有豐富生產管理經驗的種煙大戶,陳福玉被推選為合作社理事長。
陳福玉說,合作社成立以來,每當種植大戶和煙農遇到生產資金、煙田管理、勞動力等問題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女子科技服務隊尋求幫助。
“她們經常到煙田里幫助解決煙田起壟、烤煙用肥、煙苗移栽、煙葉采摘等方面的問題,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有了她們的指導幫助,種煙效益大幅提高。”陳福玉說。目前,該合作社已帶動全縣2500多戶農戶脫貧致富。
走進位于廬豐鄉豐樂村三豐煙葉烘烤工場,55座密集烤房整齊排列,全部配套的智能化烘烤設備不停運轉,村民們正在忙碌而有序地編煙上竿、配烤裝炕。
90后張秀娥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在外打工,把兩個孩子留在老家托父母照顧,“看到種煙的效益后返鄉,2019年起開始打理30多畝煙田,預計今年8月將有收成”。
“在外打工始終漂泊不定,現在回來種煙不僅能照顧到父母和孩子,還能有穩定的收入,一舉兩得。”張秀娥說。
民生工程聚民心促發展
在龍巖武平,近兩年興起了一處知名的“網紅”旅游地:云寨村(原名云礤村)。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山村,發展成為年輕人紛紛“打卡”的旅游勝地,云礤水庫的建設發揮了大作用。
云寨村所在的城廂鎮是武平縣主要糧區之一,也是重點旱區之一。云寨村村支部書記邱國忠告訴記者,由于灌區內水利陂頭引水工程比重大、點多、規模小,運行多年后殘缺老化現象嚴重,導致水旱災害頻發。
為改善水利設施條件,云礤水庫于2016年1月開工建設,2019年7月完工驗收,項目總投資約6165萬元,其中煙草援建資金約3872萬元。
云礤水庫建設項目部辦公室主任賴永平說:“水庫建成后,每天至少可提供510噸用水,不僅灌溉了4043畝耕地,還兼顧了下游3000多人的生活用水。”
記者看到,作為煙草援建水源工程之一,云礤水庫解決村民們的生產生活用水后,也讓上下游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庫兩岸樹木茂密蒼翠,水面清澈無比,藍天、白云、村寨、山巒映布其中,魚兒在水中自由嬉戲。
優美的風景讓這里成為了游客“打卡”勝地。從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從前習慣外出謀生的云寨村村民們,近年來紛紛回流,在村里興辦民宿、農家樂,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2015年,65歲的云寨村村民邱憲明將自家4層樓房子打造為民宿,共8間房,周末、節假日常常一房難求。他說,“現在光民宿這一塊一年就有10萬元左右收入,外地打工的小兒子也打算回來幫我經營民宿。”
上游發展旅游觀光,下游發展農業生產。東崗村位于云礤水庫下游,該村村民朱遠承說,過去水利設施不完善,農田耕作往往看天吃飯。雨季時河流兩岸農田常被沖毀,旱季時農田用水供應不足,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下游村民半夜起來堵上游農田的進水口爭水等事件時有發生。“現在好了,水庫建成后,雨季蓄水,農忙放水。加上煙草部門還興修了不少水壩、水渠和煙路,實現‘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現在,朱遠承擁有38畝煙田,一年收入10多萬元。
據統計,2012年以來,龍巖市實施煙草援建水源工程項目19件,援建總金額11.28億元。受益農田面積達16.97萬畝,可灌溉煙田13.89萬畝,實現年供水量4492.09萬立方米,受益人口33.29萬人。不僅如此,龍巖煙草商業系統還投入了19.34億元在全市建設煙水、煙路、烤房等煙田基礎設施6.2萬件,極大地改善了老區百姓的生產生活條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