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州越西縣桃園村是“春運母親”巴木玉布木的家鄉。在這里,種煙不僅讓一個“春運母親”走出生活困境,更多的是帶動了整個村子的村民種煙致富。這幾年,在桃園村有70多戶村民開展煙葉種植,有9戶貧困家庭因此而脫貧——
煙草行業援建越西易地搬遷點 鄒森 圖
人勤春來早,共畫“春耕圖”。
三月以來,在四川涼山10個產煙縣市廣袤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煙農翻耕土地、堆漚農家肥、收割前茬作物的繁忙景象。
“還有半個月就要栽煙了。趁著天氣好,先把壟起好,種煙時就不手忙腳亂了?!?月31日,地處涼山州北部的越西縣板橋鎮桃園村煙農沙馬雙布帶著家人,駕駛小型旋耕機在煙地開廂、起壟。
這幾年,沙馬雙布在種煙上嘗到了甜頭,事事都比別人早一步,不僅整地、開廂、起壟提前了半個月,翻耕煙地、清除煙稈這些農活也在去年冬天就完成了。去年,他家種了41畝煙葉,售煙收入15.53萬元。
“現在,我們村出去打工的人僅占10%,71戶種了2108畝煙,可以說能種煙的土地都種上了。即便打工,4月栽煙時,大家也要回來幫著栽完煙再出去。”桃園村村委會主任比爾五卡說。
沙馬雙布早年也曾經和部分村民走出了大山,闖蕩過外面的世界。他到四川省會成都打工,奈何因識字不多,不適應外面的生活,一天掙幾十塊錢,除了租房、吃飯和來回車費,所剩無幾。
2002年,沙馬雙布回到家鄉,看見別人種煙掙了錢,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種了五六畝。由于第一年種煙技術沒掌握好,生產條件也落后,只賣了2000多元。雖然收入不多,但他覺得種煙比種土豆強。
越西村民跳起達體舞 鄒森 圖
把煙苗栽在地里,管理三個多月后,一片片帶有成熟斑點的綠色葉子,經過爐火七八天的淬煉,變成了黃澄澄的金色葉子,還能變成一張張百元大鈔。這讓沙馬雙布欣喜異?!热环N煙有“搞頭”,就要認準了這條路走。
之后,他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技術、開墾荒地、擴大規模。期間,也就很少出遠門打工了,只有農閑時偶爾到鎮上、縣城打短工,補貼家用。
“春節前,煙草公司技術員到村里說,今年煙價總體提高5%,簽訂合同完成了每畝還有100元的物資款獎補?!边@個消息,讓沙馬雙布非常高興。春節剛過,趕忙請了挖掘機、農用車把2018年被山洪沖毀的20畝河溝地,重新填上土,整理成能種煙的地,準備大干一場。
把地整理出來了,還不算完。聽煙技員說,新地種煙要多施農家肥才能改善土壤后,沙馬雙布再次拿出干勁,雇上人和農用車去山上養羊的親戚家收來幾車羊糞,直接運到了今年種煙的地頭進行菌劑腐熟農家肥堆漚,準備種煙前撒在地里肥田。
這5年,像“春運母親”巴木玉布木一樣,靠種植煙葉擺脫貧困的涼山群眾有4926戶。在這個煙葉規模居全國市州級第二的大煙區,近5萬戶煙農種煙,戶均年售煙收入6.2萬元,直接帶動了全州30余萬人就業。
除了煙葉這個主業,涼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還在煙葉育苗棚、密集烤房、基本煙田的閑置利用上花了很多心思,支持引導廣大煙農按照“以煙為主、產業融合、多元增收”的思路,發展多元化產業促進增收。
煙草行業援建越西易地搬遷點 鄒森 圖
據越西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板橋煙葉工作站站長楊德偉介紹,這幾年,桃園村村民們采烤煙葉后,利用大半年的土地閑置期,種起了秋蕎、光葉紫花苕,種一畝秋蕎能收150至250公斤蕎麥,收入1000元左右。光葉紫花苕是冬末春初枯草季節牛羊極好的飼料,同時,翻耕后埋在土里,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
巴足什鐵在煙葉育苗點查看煙苗長勢 周朋 圖
在桃園村煙葉專業化育苗點,100個白色育苗中棚整齊地排列在占地5畝的一塊地里。56歲的村民巴足什鐵和妻子曲木什布正在育苗點打短工。他們一天的勞動,可以獲得100至140元不等的工錢。
“說句良心話,沒有煙,也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巴足什鐵對煙葉種植充滿了感情。以前家里窮得叮當響,這些年靠種煙,他養育了6個子女,其中4個已經成家。最讓他驕傲的是老五,去年大學畢業后在上海浦東獲得了城市消防員的工作。
春滿桃園村。幸福的桃園村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各自精彩的脫貧故事。而桃園村的變化,正是涼山州917個種煙村的產業脫貧工作成效縮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