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春潮涌,風正揚帆正當時。
在位于湘西之巔大靈山上的龍山縣大安鄉大紅村,煙農們正在田間地頭整地起垅,一片春耕忙忙景象。該村轄12個村民小組,1437人,平均海拔1100余米,非常適合發展烤煙和中藥材等產業。
去冬以來,村“兩委”在縣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的具體指導下,按照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了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描繪了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圖畫。
大紅村一隅。
突出產業發展,不斷壯大集體經濟
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發展產業,核心是增加收入。該村從實際村情出發,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
發展烤煙產業。今年五位村主干實行分片包干,任務到組,責任到戶,獎懲掛鉤。春節期間,駐村工作隊與村干部利用村民在家過節的良好時機,冒著冰凍嚴寒深入各村民小組召開動員會,宣傳今年烤煙生產的各項優惠政策及獎補措施,對少數搖擺戶則上門入戶做耐心細致工作,引導他們堅定種煙決心。由于措施到位,工作落實。
今年大紅村共完成烤煙種植面積4362畝,占全鄉任務數的31.4%,人均種煙3畝,是名副其實的全縣烤煙第一村。其中種煙80畝及以上的職業化煙農就達到29戶,僅二組鐘家溝九戶人家種煙516畝,戶均種煙57畝,建檔立卡戶段志明家種煙90畝。預計今年全村可產煙葉10000擔以上,創產值1400余萬元。
大紅村烤煙產業興旺
發展中藥材產業。大紅村海拔較高,土地面積廣,氣候溫良,非常適合種植各類中藥材。主要種植的草本藥材有玄參、黃精、貝母,種植的三木藥材有黃柏、厚樸、杜仲等。去冬以來,全村新栽黃柏800畝,種植玄參520畝,,厚樸460畝。近幾年,玄參、黃精和黃柏市場價格穩定,銷路看好,群眾種植的積極性較高。同時,村里適時引導村民開展烤煙和玄參輪作,提高了復種指數和土地利用率,減少了病蟲害,增加了收入。
大紅村中蜂養殖基地。
積極發展養殖業。該村新建養豬場2個,有存欄牲豬1500余頭,養牛場一個,養殖湘西黃牛20頭,養雞場2個,有土雞5000余羽。四是大力發展中蜂養殖。該村有中蜂養殖戶42戶,其中養殖大戶12戶,養殖中蜂達800余箱,年產蜂蜜6500余斤。去年建檔立卡戶簡清禮、簡明齊父子養中蜂193箱,年產蜂蜜1600多斤,創收16萬余元,徹底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道路。由于產業的發展,村民收入增加了,腰包也鼓起來了。據初步統計,該村購有小車148臺,在縣城購買商品房106套,僅六組豬圈坪20多戶人家就有小車26臺,商品房28套,真正實現了“家家有小車,戶戶有樓戶”。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村里建立了金葉紅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對金桂蜂蜜、金安養殖和鑫和煙草等企業積極進行資金幫扶及技術支持。去年村合作社實現集體經濟分紅收入達到了14萬元,今年集體經濟收入將超過20萬元。
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通過幾年的脫貧攻堅,該村先后投入資金1500余萬元,完善了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水、電、路、通信及網絡全覆蓋,現在全村組組通了水泥路,戶戶用上了干凈、清潔的自來水,百分七十的農戶戶間路實現了硬化,七個組安裝了路燈88盞。
去年冬天,又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新修烤煙產業路8條5.6公里,新修排洪溝渠3條2.3公里。今年計劃再新修烤煙產業路5條3.5公里,開發新區種煙面積500余畝,目前正在進行工程施工設計,馬上將開工興建,基本實現全村產業路全覆蓋。
同時,從煙草部門爭取資金50萬元,征地3.5畝,新建集群式烤房20棟,已于3月份動工建沒。投入資金25萬元,維修集群烤房10棟,農戶自建普通烤煙房15棟,每戶補助資金8000元,基本滿足煙農大戶烤煙需求。
突出村級治理,切實構建和諧社會
化解輿情信訪。開展了掃黑除惡、疫情防控、信訪維穩等。對春節返鄉和外來人員實行嚴防死守,24小時監控,共監測返鄉人員200多人次,排查調處矛盾糾紛5起,化解信訪輿情3件。幾年來,村里社會大局穩定,沒有信訪案件和越級上訪。
建設美麗鄉村。組織村民開展了“愛我家鄉,美化大紅”活動。街道上30多名志愿者自發組織起來沖洗街道淤泥,清掃垃圾,拆除違章路障,清除牛皮癬等,給市民營造了一個良好節日環境。村里還組織宣傳車開展防火防盜、地質災害和違規載客等宣傳,共出車5臺次,發放宣傳單200余份。村里還召開小組會、院壩會和火塘會16場次,排查地質隱患點2處。
產業路四通八達。
規范人情宴請。村干部敢于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通過上門做工作,耐心規勸,共制止違規宴請8起,村民拍手稱快。近年來,堅持村級事務實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諸如項目建設、低保評定和公益性崗位安排等惠民政策都堅持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張榜公示,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讓村權在陽光下運行,杜絕了優親厚友,群眾交口稱贊。開展“互助五星”活動,全村建立互助小組47個,有成員286戶,開展相互幫工、技術培訓、調解矛盾和環境治理等,促進了社會和諧。
突出基層黨建,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抓班子強隊伍。通過村“兩委”換屆,配齊配強了村班子,有村主干5人,平均年齡45歲以下。去年以來,納新黨員2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人,培養村后備干部5人,45歲以下中青年黨員比例明顯上升,成為產業發展生力軍。現在,村級班子團結和諧,工作務實,辦事公道,作風過硬,勇于負責,敢于擔當,深得群眾信賴。
抓學習促提高。堅持按照“三會一課”要求,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全年上黨課8次,講紅色故事2次。堅持每年組織黨員和村組干部就近參觀學習,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去年“七.一”,組織全體黨員和村組干部一行50多人赴永順塔臥參觀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了解紅色歷史,接受紅色教育,加強黨性鍛煉。
抓活動聚人心。縣委組織部聯合縣關工委、縣老年大學在大紅村連續舉辦了三屆“大手牽小手,真情助脫貧”金秋文藝晩會,機關干部與群眾載歌載舞,共慶豐收,向村民宣傳黨的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政策,引導他們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救助了貧困大學新生10人,中小學生92人,發放救助金6.1萬元。密切了干群關系,凝聚了人心,擴大了社會影響。
目前,大紅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一派欣欣向榮。廣大村民群眾正邁著矯健的步伐,在鄉村振興道路上闊步前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