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朱陽鎮吳家垣的李保祿最近過了一把名人癮。
從未上過電視的他,2020年因煙葉種得好,受到了當地電視臺的采訪,這在村里可炸了鍋。李保祿成了村里的“名人”,來請教的煙農絡繹不絕,但在李保祿看來,這份功勞也有兒子李文彬的一半。
李保祿20歲開始種煙,如今已有30多年光景;兒子李文彬30歲出頭,也已經有了近10年的種煙經歷。在共同種煙的這10年里,李保祿是李文彬的領路人,讓李文彬對煙葉種植技術從一知半解到如數家珍;李文彬是李保祿的“智多星”,他的新點子、新思路也解決了李保祿的許多困惑。
“剛開始覺得種煙沒什么好學的,畢竟從小就看父親干,可真正種起來,才發現真是不容易。”李文彬笑著說道,“什么時候移栽,什么時候豆漿灌根,什么時候防治病蟲害,如何采收、烘烤煙葉……每一個環節都大有學問。”李保祿有記生產筆記的習慣,每當李文彬遇到種煙難題時,他都能在父親的筆記本中尋得答案。
“2020年父親曾提醒俺其中一塊地要提前補鉀肥,俺沒當回事,到團棵期的時候,這塊地的煙尖開始發黃,俺才趕緊補救。”李文彬說道。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下,李文彬逐漸掌握了各項種煙技術,還充分發揮年輕人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優勢,不斷向父親灌輸新觀念、傳授新技能,父子倆的“金葉情”更加緊跟潮流。2020年,他們家的部分煙田出現了黑根病,李保祿按部就班配藥殺菌,可惜作用并不明顯,李保祿干著急……李文彬知道后,將病害部位拍照上傳,很快聯系到了北京的專家,在專家的在線指導下,李文彬在網上購買了藥物,調整好配比,施用后很快病害得到了有效抑制。
“俺對網絡不懂,他就教俺在手機上看煙草公司組織的煙葉生產直播課堂,還幫俺關注了煙草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俺現在睡前都要在手機上看看當前的技術要點。你別說,這現代技術還真管用!”李保祿興奮地說道。
光種好煙葉還不行,烘烤也是重中之重。2018年,父子倆商量后決定讓李文彬把重心放到烘烤中。
“開始的時候是真緊張,一有什么‘風吹草動’,俺就趕緊請教村里的烘烤高手和煙站的煙技員,有時候一天能打十幾個電話。”慢慢地,李文彬熟練掌握了煙葉烘烤技術,成了一名專業烘烤師。如今,很多煙農都來找李文彬幫助烘烤煙葉,忙的時候,他一個人要照看10座烤房。
李家父子也開動腦筋,針對水肥一體化鋪管與地膜覆蓋,對覆膜機進行了改裝,讓鋪管與覆膜同時進行,并在全村得到了推廣。村民們笑稱:“種煙出問題,快找大小李!”
李文彬高中畢業后也曾像很多年輕人一樣不愿意在家務農,跑到大城市打工,可輾轉了幾個地方,掙的錢也只夠自己的吃喝。眼看家里老人年齡越來越大,孩子即將面臨上學等問題,才下決心回家子承父業種植煙葉。
“兒子回來種煙,家里熱鬧起來了,我們爺倆兒的交流也多了,種煙也讓我們在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心里很踏實!”李保祿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