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立足崗位,愛一行、干一行,為之樂、樂為之,生命才能從平凡中閃光,幸福才能從奮斗中來臨。近日,在云南省第二十三屆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大理州煙草公司技術中心蘇家恩同志獲得“云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蘇家恩是大理州煙草公司的“烘烤標桿”,從業22年來,他始終堅守“教煙農烤好煙、提高煙葉烘烤質量”的初心,致力于扎根一線,穿梭于田間地頭,埋頭于烤房之間,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業績。
在蘇家恩的烘烤“征途”中,已是載譽滿滿。他曾獲得云南省人民政府萬人計劃云嶺首席技師,大理州人民政府優秀科技工作者,大理州科協優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煙草專賣局首屆創新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主持和參與完成科技項目19項,獲得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云南省煙草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編寫專著5部、云南省地方標準5個;發表科研論文5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34篇。這些數字和榮譽的背后,凝聚著他對烘烤技術研究和服務煙農的點點滴滴。
初心如磐 攻堅克難
在大理煙草人眼中,蘇家恩是一名兢兢業業、醉心科研的烘烤專家。但在廣大煙農眼中,他是煙葉采烤季節穿梭在烤房、煙田、農家之間,平易近人、技術過硬的煙農之友“蘇老師”。
減少烘烤損失、增加煙農收入是他對煙農的“金色承諾”,改進烘烤技術、攻堅烘烤難題是他對企業發展的“技術承諾”。
煙葉產業是大理州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助農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近年來,大理州始終把煙農利益放在首位,堅持經濟效益較高的“紅大”特色煙葉種植不動搖。?“紅大”品種已經成為大理州的特色優質煙葉品牌,讓更多的煙農走上了致富道路。但是,10多年前,“紅大”特色煙葉推廣種植道路卻不是一帆風順。
“烤好了是寶、烤不好是草”這話就是種“紅大”的煙農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煙農們對“紅大”品種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收購價格高,種煙收益好,憂的是烤不出來,看著銀子變成水。
難烘烤是“紅大”煙葉品種的特性,變黃期失水快、變黃慢,定色期又失水慢、定色難,變黃與定色不協調,容易產生青黃煙,青黑煙和雜色煙等,這些諸多烘烤難題久久縈繞在煙農心頭。
“煙農種一季煙是很不容易的,把成熟煙葉送進烤房是最后環節,烤壞了損失的是一季的心血。我始終記得那一年,煙農看著烤壞煙葉時的失望,垂頭喪氣、滿臉愁容。”蘇家恩回憶。
那時的他已是有小名氣的“蘇老師”,心急如焚的蘇家恩立即帶領烘烤團隊,查閱了數年來各大期刊學術文獻,咨詢省內外紅大方面的有關專家,輪值蹲守烤房,每2個小時觀察一次煙葉顏色與形態變化,筆記本記了一本又一本,經過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革新。最終,在小烤箱試驗成功,并逐步推廣到密集烤房,制定了“保濕增溫促變黃、及時排濕巧定色、穩溫延時促黃筋”的烘烤策略,破解了“紅大”烘烤難題,“紅大”煙葉烘烤損失由最初的27%下降到了現在的6.85%。
如今,“紅大”烘烤在大理已不再是難題,蘇家恩兌現了讓煙農放放心心種“紅大”的承諾。大理州累計收購紅大煙葉1100萬擔,累計煙農收入150多億元,大理州也成為全國紅大品種煙葉連續種植年限最長,種植效益最好的煙區。
“綠”中探新??創新篤行
近年來,大理煙草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不斷創新煙葉烘烤技術。
2013年,蘇家恩率先在云南省煙草公司立項開展“清潔能源替代煤炭在烘烤中的應用”項目,提出生物質替代燃煤烘烤的理念,主導煙農將煙田內的廢棄煙桿變廢為寶作為煙葉烘烤的燃料,這不但解決了傳統燃煤烘烤大氣污染的問題,還解決了煙桿殘體污染大田的問題。
助益煙農,行之有效。2018年,他帶領全省烘烤團隊編撰了云南省地方標準“密集烤房生物質顆粒燃料燃燒裝置”,為生物質烘烤在我省的推廣應用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截止目前,全省已推廣應用生物質烘烤5萬多座,全省每年可以減少煤炭使用量近20萬噸,減少CO2排放量40多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生命不息,腳步不止。當前,他又抓住云南省政府綠色生態煙葉發展長效機制構建機遇,在大理州12個縣建設了22條生物質顆粒加工生產線,年產量達3萬噸,完全滿足了大理州當年度生物質烘烤的燃料需求,大理州也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生物質顆粒100%自給自足的煙區。
行遠自邇 踔厲奮發
煙葉烘烤是一項苦活計,白天到田間地頭指導煙農采收成熟煙葉,晚上通宵熬夜守著烤房、調整溫度、記錄數據,為了攻克細節難題往往要反復實驗。
?“再苦再難也不怕,煙農需要這項技術,只要有益于煙農的事,我都愿意去了解、去研究、去攻關。”蘇家恩笑著說。
每年烘烤季節,他常常奔走于各縣烤房群和煙田,把前沿烘烤技術的探索和研究傳遞到煙農手中。
蘇家恩就這樣22年奔走在大理煙草烘烤第一線,這22年有過心酸、有過挫折、有過打擊,但他從未間斷、從未放棄,始終保持任勞任怨、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他身上那種忘我工作、醉心科研的精神從來沒有消失。
“蘇老師”這一稱號也不是空有虛名,2020年9月,大理煙草專賣局黨委掛牌成立“蘇家恩技能大師工作室”,作為全省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煙葉烘烤方向的工作室,這不僅是對他工作的贊譽,更是對他工作的大力支持,為他解決了技術研發中人、財、物的后顧之憂,為他發揮專業特長搭建了堅實的平臺。
?20多年來,他累計培訓學員15000余人次,將他的實戰經驗言傳身教,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烘烤技術能手,這些烘烤“徒弟”也在一線上發光、發熱,幫助煙農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大理州的煙葉烘烤損失由原來的平均11.25%降至6.71%,每年可挽回煙農烘烤損失5000多萬元,實現畝均種煙收入提高110元。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過去的22年,蘇家恩懷揣著強烈的責任心、堅定的事業心,用自己的智慧和付出攻克了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薄弱環節,為大理煙草健康穩定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在新的征途上,他仍會堅守初心,帶領團隊傳承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繼續履行金黃色的承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