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主任,您來啦,到家里喝口水吧!”
“牛主任,您上次的建議可太好了,有空去我那兒看看成果呀……”
在江蘇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扁擔村村口,村民熱情的和漣水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辦公室主任牛軍打招呼。
走進扁擔村,村容整潔、河水清清。暖暖的陽光,穿過斑駁的楊樹葉,照在潺潺的河面上,顯得格外安逸,村莊內仿古設計的亭廊、休閑步道又增添了些許優雅的韻味。集學習、服務、教育、宣傳、培訓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寬敞明亮,功能齊全,還有許多村民在圖書室、棋牌室里看書休閑……
眼前的扁擔村很難與貧困掛上鉤。可聽時任村黨支部的謝書記說,2018年前村里還不是這番景象,正是牛主任的到來,有了漣水煙草的支持,才讓這個省定的貧困村徹底變了模樣。
扁擔村位于高溝鎮西南6公里,迎賓大道南側,北六塘河東岸。村域面積3.56平方公里,下設8個村民小組,現有居戶535戶,總人口約2350人。這里曾是高溝有名的臟亂村,而比環境問題更嚴重的是村里的“造血”功能嚴重不足,嚴重束縛了集體經濟的發展,村集體年收入與江蘇省省定脫貧目標村集體年收入達到18萬元相差甚遠。
隨著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決戰倒計時階段,漣水煙草心系貧困村與貧困群眾,把扶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2018年伊始就組建幫扶工作隊,對口幫扶扁擔村。
牛軍是土生土長的漣水人,對于家鄉更有一番深情,身為幫扶工作隊的隊長,尤其希望漣水的貧困村能夠脫貧脫困,奔向小康。他在對口幫扶的第一天便與村兩委干部座談,了解村里的基本情況,隨后逐門逐戶深入村民家中聆聽他們的心聲和訴求。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建設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牛主任也將其放在心上。在漣水煙草捐贈的扶貧資金基礎上,他幫助籌措資金為村里修路,實施照明改造工程,為村里安裝了路燈,徹底改變了扁擔村“晴天吸灰,雨天沾泥”的歷史,實現了“道路硬化,夜晚亮化”。
“牛主任這個人很務實,從不搞花架子,踏踏實實為村里辦實事、辦好事,我們看在心里,記在心里!”年過六旬的村民謝觀龍這樣說到。牛主任將每一分扶貧資金都用在了刀刃上,在他的建議下,清運陳年垃圾、整治黑臭水體、改造鄉村旱廁、修建文化廣場、安裝健身設施等,一項項利民措施全部從構想變為現實,用實干和真情贏得了村民的稱贊。
村容村貌的改變,提振了村民奔小康的信心。可牛軍深知,只有以堅實的產業作為保障,扶貧才算真正落地,窮根才能真正挖除。立足扁擔村的村情實際,他整合幫扶項目與資金,推動扶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通過了解,牛主任知曉扁擔村有栽桑養蠶的傳統,同時扁擔村位于迎賓大道南側,區位優勢顯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蠶桑這一前景廣闊的產業成為扁擔村致富的關鍵。在牛主任的建議和村委的努力下,2019年扁擔村啟動了桑蠶產業園項目,著力推動百姓就業、集體增收。這一產業園總投資800萬元,其中產業扶貧資金300萬元,社會資本500萬元,共占地600畝,首期項目計劃中桑園550畝,小蠶共育室260平方米,蠶繭烘干房650平方米以及80個240平方米的標準化鋼架蠶棚。就這樣凝聚著扁擔村全村人希望的桑蠶產業園開工了。
(圖為扁擔村蠶桑產業園入口)
2019年8月,扁擔村桑蠶產業園終于建成了,村集體經過討論,并征求了牛主任等扶貧工作隊成員的意見,將其整體租賃給大戶黃磊領辦的翠平蠶桑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營。養蠶季,園區日均用工400人,較好地解決了周邊留守婦女等老弱閑散勞動力的就近就業問題,人均每天收入90元左右,年可幫助增收1.8萬元左右。
“我以前靠種地,每年只能掙個千把塊錢,哪怕去打工也要跑到十多里地外的鎮上才有一天收入20到30塊錢的活干,現在好了,家門口就能在農閑的時候去干活,今年收入破了2萬塊,日子是一天天好起來了!”低收入戶高玉蘭笑著和人分享道。
(圖為低保戶在養蠶投食)
在首期養蠶的過程中,牛主任全程跟蹤,他發現養蠶具有階段性,每年的11月份至來年4月份氣溫較低,為休蠶期。蠶養不了,但可以利用桑園的土地開展其他項目,在他的推動下,桑園在這一時期通過養雞,蠶棚種植蔬菜、食用菌等方法,充分提高了現有的資產資源利用率和集體的經濟效益。
養蠶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技術,在牛主任的幫助下,產業園與江蘇科技大學蠶桑研究所搭建了聯系橋梁,取得了技術支持,在園內采用了先進的栽桑養蠶技術。通過引進優質雜交蠶苗——豐馳桑,進行高密度栽植、高頻次收割。在5-10月份的生長旺季,每年可收割4到6茬,一個標準化鋼架蠶棚就可產繭150-200公斤,產生0.75-1萬元的銷售收入。
(圖為專家幫助進行養蠶指導)
牛軍還深知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他不僅僅通過產業園盤活土地資源,還通過種植經濟作物,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他幫助村里還先后發展了稻蝦養殖、瓜蔞種植、桃花蟹養殖等高效農業項目,有效帶動困難群眾就業致富奔小康。
“要保證扶貧工作有序推進,離不開黨建作用的充分發揮。”牛軍認為,啃下扶貧攻堅的“硬骨頭”,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2020年,漣水煙草繼續拿出9.7萬元幫助扁擔村開展民生工程,力求為黨員、村民日常學習生活提供了良好環境。在這里,黨員集中學習、黨群定期交流已經成為常態,村干部和黨員的擔當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提升。
“近期村里搞危舊房拆除工作,矛盾和糾紛明顯比往年少,因為村干部、黨員們率先帶頭,為群眾樹立了標桿,推動了拆遷集中居住工作順利進展。”牛軍介紹說。
三年來,扁擔村的面貌在一天天發生變化。村民的收入增加了,荷包充實了,心更暖了,致富的信心更強了,村民們的干勁更足了,大家覺得“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脫貧攻堅并非一朝一夕,要久久為功。”對于下一步發展,牛軍計劃在完成脫貧致富任務的同時,進一步引進特色項目,擴大村集體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為全面脫貧致富奔小康交出一份屬于漣水煙草的合格答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