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全國煙區產業綜合體示范區的道路上,曲靖市煙草公司麒麟分公司不斷實踐“我為農戶辦實事”,不斷探索提質增效的種植方式,發展“多元產業”模式,帶動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橫大路村的農戶走上小康致富路。
2021年在烤煙輪作地塊分區域計劃種植有機稻700畝,大豆229畝,玉米200畝;烤煙、大豆、玉米收獲后銜接種植大蒜1614畝,有機稻收割后進行秸稈還田、冬耕曬垡銜接種植烤煙及蒜后種植烤煙,最大程度提高綜合體煙田生產率及產出率。
在橫大路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中,通過延伸種植產業鏈,促“多元產業”協調融合發展,穩定“煙稻”輪作制度和“煙蒜”配套種植模式,綜合體實現助農戶增收創效,帶領農戶走向小康路。
“多元產業”開出幸福花
宋貴友是橫大路村委會舟上村小組一個種了30多年烤煙的鐵桿農戶,55歲的他,“煙-蒜-稻、煙-蒜-玉米”的種植方式是他家的主要種植模式。
在橫大路大蒜交易市場,因為行走急速,搬蒜、卸蒜,汗珠很快爬滿宋貴友的額頭。他緊盯著收購老板稱蒜的秤,秤準價合適,對大蒜交易很滿意。
拿著賣蒜的錢,宋貴友騎上三輪車說:“今年種了2畝,蒜苔加蒜頭一起賣了能有2萬元左右的收入,現在我得趕到地里去。”他請了2個工人幫忙,每天一個工人付150的工資,賣蒜的錢就是給工人的工錢。
“煙-蒜-稻”這樣的種植模式,讓他一家去年有了將近5萬元的純收入。
“煙蒜配套”富農家
在橫大路村像宋貴友這樣的農戶占到90%以上。1至2月,烤煙開始育苗;3-5月,邊收蒜邊組織開展烤煙移栽專業化機耕作業;5-6月,烤煙大田中耕管理,落實綠色防控;7-8月,烤煙封頂打杈、成熟采烤,煙葉收購;9-10月,完成好煙葉收購工作,排蒜工作開始;11-12月,輪作區域機械化深耕、冬耕曬垡、大蒜田間管理。
“大蒜吸收種烤煙時土壤中剩余的肥料,促進大蒜生長、增收,大蒜又能殺死對種植烤煙有害的病菌,減少煙葉病蟲害,提高烤煙質量。”麒麟煙草分公司生產科陳燕華介紹,實施這種“穩定的‘煙稻’輪作制度,推廣‘煙蒜’配套種植模式,能真正實現‘煙葉+非煙產業’協調融合發展,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