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是我到云南省普洱市鎮桐梓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的第一天。當我手腳并用、汗流浹背攀爬上圈巖社時,呈現在眼前的這個被困在群山峭壁之上的小村落顯得那么的無助,山高坡陡、靠天吃飯,群眾出行難、生活難、脫貧難。
拉著70多歲老社長的手,耳畔響起任職前工廠黨委領導叮囑的“全力助推桐梓村高質量脫貧”,我暗下決心:不破樓蘭終不還、誓讓桐梓換新顏。
到村后,我一頭扎進桐梓村56個社1163戶人家,“望、聞、問、切”,在40多天的時間里,把村情、民情、貧情、政情摸了一個遍。走訪路上,渴了,喝點山泉水;餓了,來點餅干充饑。最感動的是天黑了,群眾陪著翻山越嶺,給了我莫大的力量,一路走一路交談,離群眾越來越近,工作思路更加明晰起來。
在桐梓村諸多致貧因素中,因交通落后致貧占總卡戶人數的44.5%。我制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昭通卷煙廠累計向桐梓村投入1141萬元,硬化和維修公路11條31.2公里,徹底打通了桐梓村脫貧致富的主動脈。
危房改造能解決桐梓村貧困戶最迫切的民生問題,我將工廠108.1萬元“農危改”資金用在刀刃上,在幫助群眾協調地基、購買和運輸建筑材料、尋找合適的施工隊以及配備必要的生活設施上精準發力,推動村里實現了“住人無危房”的目標。
讓困難家庭增收創收。我帶頭建立勞動力檔案,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啟動務工“領頭羊”計劃以及開展企業用工對接,近兩年每年輸出勞動力近2000人。發起“惠農工作站”建設,組織合作社、農戶開展林下烏骨雞精益化養殖,發動工廠干部職工消費扶貧22萬元。
如何讓孩子們茁壯成長、學業有成,我想了很多辦法。積極對接工廠各級組織持續開展“志愿者”助教,發起“愛心衣櫥”送冬衣,開展專項資助困難學生行動,為孩子們順利完成學業保駕護航。
兩年的駐村攻堅,我建立完善了“黨建幫、交通幫、安居幫、教育幫、產業幫、環境幫”駐村扶貧工作機制,把桐梓當家,把黨員旗幟插在脫貧攻堅最前沿,幫助桐梓村脫貧,向工廠黨委和桐梓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不辱使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