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寨苦情多,推開房門就爬坡;九分石頭一分地,種一偏坡收一籮;住房四面透寒氣,家家戶戶窮兮兮”,這是龍陵縣寨鄉碧寨村流傳出來的一首民謠。
碧寨鄉碧寨村是云南煙葉復烤公司保山復烤廠鄉村振興聯系點,也是35歲的鄉司法所長段早仙駐村發展產業振興鄉村的地方。
“所長又去哪里了”,記者幾次來到碧寨村都會好奇的問道,但是都不見段早仙的身影。“跑大山去了”,村支書段國昌這樣微笑的回答。
“地無三尺平”是碧寨村山勢地貌的真實寫照,碧寨村村組分散,好幾個組都在大山坡上,繞村組一圈來回至少要兩個多小時,生長在這里的段早仙深知這里的群眾的期盼。村子里的路燈哪里不亮,道路該怎么規劃,哪家房屋漏水,哪家娃娃上大學,哪家發展什么產業,她都了然于胸,是村民的“知心人”。
段早仙深知教育對于改變貧困大山的重要性,靠知識改變命運是孩子們的唯一出路,更是切斷碧寨村貧困代際傳遞的關鍵,為此段早仙總是在閑暇之余盡心輔導學生功課,規勸輟學學生,幫扶困難學生。時間久了,孩子們看到她都一聲“段老師”。
“發展才是硬道理。”除了輔導孩子們功課,她還結合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舉辦了四期“百名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積極籌備組織開展石斛種植、烤煙生產等技術培訓。組織掛鉤單位到產業基地、項目村開展產業科技幫扶工作,為碧寨村產業發展落地生根提供了思想引領、技術保障,努力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自2015年以來,碧寨村完善扶貧項目6 個,投入資金500萬元,惠及村寨446戶群眾。
碧寨村按照“鄉掛村領導+村黨總支+工作隊+致富先鋒”的體系,緊緊圍繞產業、項目規劃落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先鋒模范作用與鄉村建設“雙促進”、群眾收入和集體經濟“雙增收”、新村建設和陣地建設“雙融合”、政策落地和群眾創新“雙驅動”,在碧寨村新的發展階段交上更亮眼的成績單。
作為一名基層的司法工作人員,段早仙深入村組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成功調解矛盾糾紛72件,司法確認23件,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近60萬元。她還著力于“反家暴”“預防青少年犯罪”等普法宣傳,在碧寨村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
如今碧寨村在保山復烤廠的幫扶下,在全村群眾的努力下,進出村路口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石頭房變成了小洋樓,越來越多的學生考上了大學走出大山,鄉村美了、產業旺了,老百姓的日子紅火了,一派新農村新氣象,這些都讓段早仙心里美滋滋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