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有了就業就是有了增益,對家庭也好對他自己也好,有了錢以后,對家庭來說,增加了他們家庭的幸福感,他自己有了自信和自尊。”在近日獲評嘉興市煙草系統優秀黨員零售戶表彰會上他深切地說道。
他叫褚建明,是一名黨員殘疾零售戶,這些年來,他在助殘扶貧的公益路上越走越寬,先后被評為海鹽好人、嘉興市優秀黨員、嘉興市最美助殘人、2019年浙江好人。
(圖為褚建明部分榮譽展示)
自強不息雙手致富
1984年秋天,褚建明向親友借了1000元錢,在村頭開了一家小賣部,取名建明副食品店。因從小身患小兒麻痹癥,褚建明的右腿落下病根,行動多有不便,尤其是在煙、副食品進貨時。
“以前進貨是要自己去進的,雖然買了自行車,但是右腿根本騎不動,摔了好幾次,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單腳騎自行車。”褚建明總是笑著回憶往昔的艱苦歲月。1999年,當地煙草實施訪銷配送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褚建明進貨。他再也不必在泥濘小路奔波十幾公里去進貨了,也盤活了褚建明的生意經。
2002年,他借勢海鹽縣西塘新區開設商業中心的機會,在新區農貿市場新辦置了門面。果然,新區的成立帶來了大量的客流,在煙草公司客戶經理的幫助下,他重新規劃了店鋪格局和商品結構,生意越來越紅火。
褚建明的善良樂觀和自強事跡感動了許多人,2019年,當地煙草公司主動找到他,幫他進行了店鋪升級改造,從一間小店到兩間門面,裝修了新的柜臺,也配備了信息化設備。提升了軟硬件實力后,客流更多更密集,還吸收了好多會員。
“前段時間我已經看好了新的店面,打算再開一家分店。”靠著自己雙手致富的他,沒有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消沉墮落,反而借著自己的雙手,腳踏實地走上了致富路。
(圖為褚建明在店內操作雙屏機)
知心排憂結對助困
“褚建明性格開朗,待人熱情,也是殘疾人,跟我們有共同語言,我們都愿意到他的小店里談天說地。”一位殘疾人說。在與殘疾朋友的交談中,褚建明了解殘疾人生活的困難,經常向村里反映殘疾人的呼聲,要求村里幫助殘疾人排憂解難。一來二去,褚建明便自然而然地成為殘疾人的知心人,小商店也成為村里殘疾人集聚的場所。村里見褚建明與殘疾人聯系多,又深受殘疾人信任,于是,他被聘請擔任海鹽縣西塘橋街道海塘村殘疾人專職委員。
(圖為褚建明開展殘疾人公益活動)
“村里的陳躍良是我結對幫扶的第一位殘疾人。”陳躍良家人年紀已大,自身患有智力障礙,對國家殘疾人優惠政策不了解。他騎著自行車東奔西走,先是幫助他辦理了殘疾證,又介紹他到本地一家福利企業工作,使陳躍良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減輕了他們全家的負擔。
不僅本村的殘疾人找他辦事,鄰村殘疾人也請他幫忙。新城社區智力殘疾的姑娘金夢婷,28歲還待在家里,沒有工作。褚建明了解了金夢婷的實際情況后,推薦她到望海街道創辦的“新亞陽光庇護中心”工作。現在金夢婷每月有1700元的工資收入,而且還享受了單位給她交的“五險”。
授人予漁點亮希望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還是有限的,我想組建一個圓夢助殘服務隊,用集體的力量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和困難群眾,替他們圓一些夢想。”2015年10月7日,經過前期的一番準備,以褚建明為隊長的“海鹽經濟開發區圓夢助殘服務隊”成立了。
褚建明總結了自己的生意經,與他的圓夢助殘服務隊成立了殘疾人士愛心義賣店。2016年4月29日,海鹽縣首家愛心義賣點在西塘橋街道易購農貿市場開業,腦癱后遺癥患者姚東亞成了首名營業員。同一年,他幫助重病患者金衛忠和他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金敏超在長浜花苑設立了愛心義賣點。不僅如此,他在社區的幫助下,開展殘疾人技能培訓,已有近20名殘疾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
圓夢助殘服務隊成員也由初建時的30余人,發展到目前的148人,在褚建明的帶動下,西塘橋街道150多名殘疾人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我自己是一名殘疾人,我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小康,而我幫助身邊的殘疾人就業,也是為了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生活,建立自信。”褚建明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