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金葉燦燦。在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新市鎮吳家壩村,走過彎彎曲曲的山路,放眼望去,田野間一片片的煙葉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滿地的“金葉子”,為吳家壩村鋪上了一條金色的致富路。
考煙示范片全景
“今年的天氣條件很好,煙葉質量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升,應該能賣個好價錢,煙農和群眾都特別高興。”吳家壩村黨支部書記兼致富帶頭人夷文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作為曾經的重點貧困村,吳家壩村的致富路是從烤煙開始的,鎮黨委、政府把煙葉種植產業引進了普通農民家,幫大家找到了脫貧致富的好門路。
鄉村振興考煙示范園
近年來,在新市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吳家壩村把發展產業、增創收入作為發展的核心思路,以黨建為統領,緊緊圍繞打造“千畝優質烤煙示范園”為目標,立足“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模式,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傳幫帶等方式,積極號召和帶動產業扶持途徑,帶頭參與到烤煙種植行列,領辦成立烤煙種植合作社,動員貧困戶以土地、資金及勞動力等方式入股共同發展,讓群眾在產業致富路上走出了堅定的步伐。2020年,烤煙產業帶動300余名村民就業,增加村民收入27萬元。
烤好的煙葉
“我種烤煙已經10多年,收益是連年增長,現在已經算得上村里的富農了。特別是在村黨支部的幫扶下,給我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和服務,煙葉等級提高了,收入自然也高了。”吳家壩村煙農梁秀平笑著說。今年,他種植煙葉230畝,預計收入將達50余萬元。吳家壩村探索建立了“支部+合作社+黨員+農戶”模式機制,黨員、合作社、技術骨干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結對幫扶煙農,以察民情、問需求、謀對策、送服務為重點,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脫貧奔小康,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金葉黨員為民服務”這一承諾。
煙農采摘煙葉
“我雖然沒有種植烤煙,但我把土地流轉出去,通過為烤煙種植大戶務工,每年收入也能增加2萬元。”正在田間地頭忙碌著采摘煙葉的農戶文衛英笑著說。在煙地和烤煙群房基地,隨處可見煙農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忙著采摘成熟的煙葉,或將煙葉打捆裝車、運回烤房,或將煙葉分類編竿、裝炕烘烤。煙農們一邊拉著家常勞動,一邊分享著豐收的喜悅。雖然太陽曬黑了臉膛,身上流淌了不少汗水,但煙農的臉上卻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收集打捆煙葉
煙農臉上寫滿豐收的喜悅
“我在種烤煙之前就和煙草公司簽了收購合同,煙農專業合作社全程提供育苗、機耕、植保、烘烤、運輸等服務,黨員、技術員還常來煙田手把手指導,種植烤煙我心里很踏實。”煙農羅守清說。種植煙葉是穩定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新市鎮黨委政府以提質增效、煙農增收為落腳點,及時落實好育苗和烤房建設、產前扶持、煙葉稅收返還、種植保險等惠農政策,大力推廣生產新技術,為廣大煙農搭建了就業平臺,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全面推廣“煙菜輪作”“煙芋套種”等產業融合發展,種植蘿卜、西藍花、魔芋等蔬菜1000余畝,每畝補助300元,采取訂單銷售的方式,對接有關企業和超市與種煙大戶進行合作,實現銷售收入120余萬元,既解決了烤煙加工銷售期土地閑置問題又額外增加了煙農收入。
整齊規范的煙田
一片片金燦燦的“黃金葉”,讓越來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依托烤煙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也讓吳家壩村越來越美,漂亮的樓房、寬敞的公路、明亮的路燈改變了以往破敗的鄉村舊貌。良好的環境、熱情的服務、穩定的收入,讓吳家壩村民踏踏實實地走好了小康路上的每一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