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一大早,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興隆鎮煙站滿載烤煙的車輛排起了長龍,正在售煙的種煙大戶王樹柏說起“黃金葉”帶來的財富,滿足和幸福寫滿雙頰。“雖然今年端午節前后天氣孬,后期雨水多,但管理得當,我這40畝煙葉平均畝產在300斤上下,按照今年行情,收入十四五萬元應該不成問題。”數著紅彤彤的百元大鈔,王樹柏笑得合不攏嘴,“這都是沾了科技的光。”
作為重要的短、平、快富民產業之一,社旗縣通過補貼政策、科技長入和優化服務,打通了煙葉從種到管、從收到烤的“最后一公里”。
“煙苗機械化移栽奠定了豐收的基礎。”在該縣朱集鎮,煙葉大田移栽時新型農機的使用,至今仍讓周帥煙葉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呂國福興奮不已。他介紹,2021年4月,他在社旗縣煙草分公司的幫助下,嘗試使用新型多功能自走式移栽機定植煙苗,不僅實現了合作社煙田的機械化種植,還幫助附近煙農移栽近2000畝,更帶動了當地煙葉移栽提質升級,不僅能實現深栽煙,還能利用水箱灌根精準預防煙株根莖類病害。從目前情況來看,使用機械化移栽的煙葉,產量和質量均有大幅提升。
感受科技種煙魅力的,還有該縣郝寨鎮胡里村種了20多年煙葉的老煙農張書亮。就在今年六七月間,正值團棵期的煙葉急需進行病蟲害防治,可苦于找不到工人噴藥。煙站技術人員了解情況后,及時為他聯系了專業飛防隊。張書亮說:“使用無人機打藥,不僅用工用藥成本降低,而且防治效率和效果與人工作業相比都有提升,今年烤出來的煙葉成色比往年要好得多。”
“以前用煤,炕一爐煙葉需要1700多元,今年改用電炕,費用還不到1200元。”在該縣朱集鎮煙站,說起煤改電炕煙“金科技”,種煙近80畝的耿莊村“90后”青年新煙農張鶴喜不自禁。“張鶴今年新建的10座熱泵電炕可是起了大作用,大家伙兒也都跟著沾光。”村里的老煙農都紛紛為張鶴和他的新型熱泵電炕豎起了大拇指。
種是金,管是銀,烘烤才是聚寶盆。為切實解決煙葉烘烤難題,降低種煙風險,提高煙葉的品質效益,減少烘烤煙葉中的損失,今年,該縣在7個種煙鄉鎮和180多戶煙農中普遍推廣熱泵式電烤房的煤改電炕煙改革新舉措,先后新建了30多座熱泵電炕,擴改建215座密集型燒煤燃料的原舊炕房,并廣泛組織開展熱泵電炕及專業化采收、編桿、裝炕烘烤等相關技術培訓。同時,社旗縣煙草分公司還建立了煙葉客戶經理分包責任制、公司技術人員巡回指導責任制,逐人逐戶逐炕實行上門服務,幫助煙農解決煙葉烘烤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有效避免了煙葉炕青、炕黑和炕壞等問題的發生,實現了炕出優質煙葉的目標,無形中增加了煙農收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