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長長的隧道,汽車一直沿著盤山公路往南開,便到了滇黔邊界的貴州省六盤水盤州市民主鎮濫灘村。
眼下正值煙葉交售時節,一刻也耽誤不得。看著收購點顯示屏上自家的煙葉重量、售煙金額,57歲的濫灘村村支書吳秀云喜上眉梢: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誰能想到兩年前,吳秀云還在為濫灘村的產業發展頭疼。
濫灘村一直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經濟效益較低。要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光靠這些產業遠遠不夠,作為村支書的吳秀云急得直上火。
吳秀云清楚,想要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為此,吳秀云四處走訪調研,只為找到一條適合濫灘村發展的產業路。
吳秀云了解到烤煙種植效益高、周期短、訂單式收購,平均每畝烤煙效益達3500元左右。
可從來沒種過烤煙的村民不干了。
“沒有技術,煙能種得好嗎?”
“烤煙種來賣不了,又不能當飯吃?到時候就虧大了。”
“到底能不能有好收益?”
……
面對村民們的質疑,吳秀云明白,要打消大家的疑慮就必須帶頭示范,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
僅自己一家種烤煙不夠有說服力,吳秀云找到了農戶顧有志和曠發云,經過幾番勸說和細細算賬,兩人動了心。
“我們相信吳支書,受疫情影響外面也不好找工作,還不如在家跟著吳支書搏一搏。”于是,三人湊錢流轉了土地,成功申請到76畝烤煙種植面積,他們決定“搞點名堂”出來。
種植計劃申請下來,不懂技術的三個人卻犯難了:土地怎么起壟?移栽使用哪種方式?下面該怎么辦?這時,煙葉站技術員胡紹華敲響了他們的門。
“放心,交給我!咱們從頭學,我就住在煙葉站,隨叫隨到。”胡紹華說道。
整理煙地、開廂,沿壟底中心線條施基肥,起壟,移栽,田間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胡紹華手把手教。對于新接觸烤煙的三人來說,76畝地可不是小面積,根本忙不過來。疫情期間,平時外出打工的青壯年也留在了村里,吳秀云請了16個村民一起勞作,一起學技術,既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也讓他們免費學習烤煙種植技術。
2020年,吳秀云、顧有志和曠發云三人種植的76畝烤煙毛收入將近30萬元,生產環節務工的村民收入也有了保障,鼓了腰包,學了技術。看到這樣的收成,村民們對種植烤煙也有了改觀。
今年,三人各自承包了80畝土地,每個人都信心滿滿,“預計今年比去年更好,因為有經驗了,準備工作做得好,收益一定比去年高!”吳秀云憧憬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