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行走在大理州鶴慶縣西邑鎮廣袤的土地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壟壟蒼翠欲滴的青苗農作物,村民們正忙著施肥、噴藥、澆水、覆膜……黑色的地膜鋪滿了田間地頭,勾勒出一幅幅流動的春耕生產圖。
“移栽完這畝地,我家35畝的煙田就栽種完了,今年是充滿希望與挑戰的一年。”在田里穿梭忙碌的村民楊全興說道。
作為家里的長子,楊全興從小就十分懂事,經常幫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初中畢業的楊全興早早進入社會,幾經周折他選擇回到家鄉發展,30歲出頭的楊全興肯吃苦、善學習,他覺得回家種地也能走出一條路子。
由于從小幫助家中務農,他雖然年輕但早已掌握耕田種地的經驗技巧,上手也快頭腦靈活,5年前他成為了西邑鎮西邑煙站的一名技術員。除了管理好自己家的田地,還承擔起為其他農民服務的職責。
楊全興在田間指導煙農整地理墑。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有很多惠農政策,在我看來這正是農業發展的大好時機。現在無論是種植水稻還是蔬菜,政府都給予農戶鼓勵和幫扶,農民種地底氣更足了。加之近些年,鶴慶縣煙草部門還在當地規劃建設了集中水窖、烤房、機耕路等基礎設施,讓我們發展種植業也有了保障。”楊全興對于發展種植業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購買農耕機能享受政府專項補貼,鶴慶縣煙草部門還給予核心示范區農戶每畝80元的機耕補貼。楊全興抓住機遇,積極給農戶們宣傳機耕優勢,憑借自己開過推土機的經驗,他購買耕田機最早開始了翻耕、起壟等生產環節的機械化。
這幾年,楊全興一有空就把種植經驗和機耕技術毫無保留地給農戶講授。在他的引領和指導下,當地農戶開始陸續購買機器使用機耕,如今,他所在的七坪村煙田機耕率已達到100%,機耕的普及不但極大地降低了勞動成本,也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
對比傳統的生產種植方式,楊全興也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2021年以來,鶴慶縣積極推廣數字化轉型工作,楊全興作為當地技術員積極參與其中,他手把手教每一位村民學習“一部手機種好煙”香葉智農平臺,線上貸款辦理、病害拍照問診、土地流轉撮合等功能模塊他得心應手。
楊全興家的養殖場。
“最近幾年,新科技慢慢運用到農業生產中,除了機械化耕作,還推廣了無人機飛防噴藥,原來蓋膜前噴藥要幾天才能完成的,現在運用無人機噴藥,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種植的效率。”七坪村村支書王銀柱談及現在的變化,高興地說道。
“以前一門心思琢磨烤煙,烤煙季結束后就‘休養生息’,這幾年在當地政府及煙草公司的帶動下實行輪作,烤煙一結束就種植菜豌豆。片片黃金葉,粒粒金豆子,收入節節高。我還在去年投資建成了一個養豬場,體會到現在惠農政策的發展紅利后,我也想多干事,多賺錢啊。”楊全興說道。
“我的同齡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但是我覺得還是在家奮斗好,現在我不僅能照管老人孩子,每年也為家里掙不少錢。去年我家烤煙、豌豆、還有養豬等毛收入將近三十萬元,除去一家人一年的開支后,還有十多萬元的存款,這應該是我們農村人理想的好日子。”楊全興臉上寫滿了幸福與知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