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撒馬依,萬物蔥蘢,生機勃發,但在風景如畫的背后,卻面臨著地形條件差、產業發展落后、生產水源不足等諸多問題……
2021年5月,包廣京主動申請,來到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的撒馬依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在麒麟區煙草專賣局(公司),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皮膚黝黑、身材魁梧的帥小伙兒會有這樣的舉動。
初到撒馬依的包廣京,為了快速熟悉村里的情況,主動和駐村書記一道,用半個月的時間跑遍了撒馬依的村村寨寨,熟悉著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觀察著自然條件與產業的適配性。一年多來,包廣京不僅干出了也成績,也干出了口碑。
草莓園的“致富經”
在撒馬依草莓產業園區大棚內,一顆顆色澤飽滿、紅艷動人的草莓,殷紅殷紅的果肉散發著誘人的馨香,亟待采摘上市,村民們致富的心也跟著火熱起來。誰也想不到,這片1000余畝的草莓種植,年產量可達3500噸,年產值約4000萬元,遠銷北京、上海、拉薩等地。
這個草莓園的建成初期,包廣京可沒少下功夫。土地流轉有困難,他主動上門挨家挨戶協調解決;作物灌溉有困難,他與隊員們主動參與溝渠的修繕工作;運輸道路不通,積極協調資金硬化道路……3個月后,草莓園終于面世了。這不僅成了當地發展產業的“試金石”,也成了輻射帶動周圍農戶就近務工的“甜蜜基地”。一部分農戶通過土地流轉,拿到了每年每畝1200元領取土地流轉費,實現穩定“租金”收入;貧困戶也在勞務對接的幫扶中,以勞動力入股,在園區從事草莓采摘、包裝盒折疊、綜合管理等工作,實現穩定“薪金”收入,人均年收入增加5800余元。
可是,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一夜之間,讓紅艷動人的草莓斷了銷路。這下可愁壞了村民們。如何在疫情防控下做好草莓的產銷,這成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按照東山鎮撒馬依村委會小戈息村的安排,包廣京和其他駐村隊員積極采取“黨組織+企業+農戶”模式,想對策,出方案,做宣傳,謀銷路。包廣京每天樂此不疲地在朋友圈推銷草莓,積極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購買,主動聯系社區團購平臺……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番努力下,草莓園的銷量開始有了起色。
煙田里的“黑小伙”
4月的清晨,包廣京被一陣急促的手機鬧鈴吵醒,疲憊的身軀從床上彈坐起來。天邊已經發白,山巒間扯著朦朧的薄紗,他沒顧得上洗臉,急匆匆地往撒基格村委會的烤煙大田方向趕。今天,他要繼續參與到撒基格村委會的烤煙移栽生產中。
烈日炎炎下,包廣京頭頂草帽,不停地揮舞著手中的鋤頭,清理溝渠里的淤泥,挖出一條新的引水渠。汗水不斷從下頜滴下,顧不上炎炎烈日和饑腸轆轆,只為早點讓灌溉用水能進入田間,保障烤煙用水,確保移栽順利進行。“水不到位,干啥都白費。在這里,只有穩住了烤煙這一核心產業,就算穩住了大家的收成。”包廣京干勁十足地說道。
加強上游協調和水源監測工作、積極協調資金購置柴油發電機和抽水機、排班值日提供移栽便民服務……為了把好烤煙生產“第一關”,包廣京把駐村工作扎扎實實地干到煙田上。在得知有好幾家貧困農戶沒有運水車后,他與工作隊的同事積極協調,拉皮管、優化運水車送水的路線和時間,在最佳節令幫助他們順利完成了烤煙移栽。
20多天的移栽工作下來,包廣京變成了煙農眼中的“黑小伙”,這位曾在村民眼里弱不禁風的小伙子,也用實際行動讓大家看到了駐村隊員們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的心。
在描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新藍圖中,包廣京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用廣闊的胸襟飽含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貧困戶的關愛。他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辦百家事”為工作方法,用無怨無悔、執著的堅守,詮釋了黨員的使命擔當,因為他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駐村幫扶的“勤務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