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水奔流不息,春回大地萬物生長。
初春的清晨,當第一縷朝陽穿過山口照進薄霧輕籠、炊煙裊裊的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南嶺鄉謙哲村,或隱于山林或層層疊疊的茶樹正加速拔節、吐出新綠。
圖為謙哲村一角(航拍圖)
浙江籍青年企業家周源杰,一大早就來到自己經營的茶葉基地里開始了一整天的忙碌,修枝、剪葉、除草、施農家肥……像呵護自家孩子一般精心細致。
從沿海之地到邊疆深山,周源杰與云南的聯系要從7年前說起。
“老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資源十分有限,不往外走就生存不下去。”困則思變,懷揣創業致富夢想的周源杰,于2016年第一次踏足云南這片熱土。
周源杰與瀾滄縣南嶺鄉謙哲村的緣分,則始于2019年。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讓他在這里不僅收獲了事業,也收獲了愛情與美滿的幸福家庭。
看山藏綠,點葉成金,周源杰第一次踏足謙哲村,就被這里保存完好且豐富珍貴的古茶樹資源“勾住了心魂”。
周源杰結緣謙哲村后,成為了這里鄉村振興的參與者、奮斗者、見證者,同時也是產業發展的追夢者、創業者、受益者。
圖為云南中煙紅塔集團幫扶建設的謙紅茶廠
說起謙哲村的脫貧發展及鄉村振興工作,繞不開云南中煙紅塔集團派駐幫扶人員的身影。紅塔集團筑巢引鳳,建成茶葉初制廠,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外地客商駐村發展,與村民一道勤勉耕耘,筑夢共同富裕之路。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和關鍵支撐。近年來,謙哲村黨總支堅持“以黨建促脫貧、以黨建助振興”的發展理念,在當地政府、幫扶單位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實際的“村委會+合作社+農戶+基地+企業”的茶產業發展之路,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由“輸血”向“造血”轉變,茶農收益由“短期不穩定”向“長期可持續”轉變。
圖為謙哲村發展蔬菜種植項目
走進位于瀾滄縣南嶺鄉謙哲村下新寨村民小組的脫貧戶(監測戶)張新祥家,他家門上張貼的“明白卡”載明: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張新祥家年人均純收入達12491.54元,其中茶葉純收入2000元。
這一收入水平,在周源杰看來,是目前謙哲村村民收入的普遍情況。而在他進入該村帶頭發展茶產業之前,當地村民對茶葉基本不重視,也產生不了什么收益。
據周源杰初步了解,謙哲村擁有可利用茶園面積近1200畝,覆蓋當地18個村民小組、550多戶茶農。實行標準化統一管理后,全村茶葉產量增長了近30%,茶葉收購單價提高了51%?!懊抗秕r葉的收購價在四五元左右,品質最高的最高單價達到四五十元一公斤?!敝茉唇苷f。
由于謙紅茶廠剛剛建成投入使用,新一季的春茶尚待采摘,茶廠具體的營收數據及給每戶村民帶來的茶葉收益難以明確統計認定。但是,周源杰清楚地知道,謙哲村村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了,村民們看他的眼神也與剛進村時大不一樣了……
夜幕降臨,謙哲村通村硬化路兩旁的現代化路燈自動亮起,燈火通明的村民活動廣場上,鄉村振興駐村干部和當地村民們一起載歌載舞。當《快樂拉祜》的歌聲響起,人們一天的勞作辛苦,隨著歡快的節拍化作心手相牽的幸?!?/p>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